首頁>Club>
以前農村過年都是自己做豆腐,那個時候做的豆腐不僅有豆腐的那種香味,而且那時候的豆腐很細滑,再怎麼煮也不會散,而現在的商業豆腐都有一種怪味,不香還不說,一煮都散掉了,這是為什麼?
8
回覆列表
  • 1 # 球哥吃成都

    各位可愛的吃貨們,記得關注中華小吃妹,帶你走南闖北吃它個不重樣!

    小吃妹簡單概括一下:商業豆腐無論是製作手法還是原材料,都不及農村人自己家做的豆腐正宗。

    說到家鄉農村自己做的豆腐,小吃妹想到小時候,農村誰家煮個豆腐,那豆腐就這麼清水煮,香味可以飄好遠都能聞到,現在想想,倒是十分懷念。

    那個時候做豆腐,可是真的很實在,全是實打實的黃豆,還只要沉水的,好的那種。

    頭天晚上把黃豆泡水裡泡好,然後到第二天,就會放到石磨上開始磨。

    可能有些城裡比較年輕的小孩不太清楚石磨是什麼了,就是圖上這個,用它磨出來的豆腐,那才是一個真正的香,而且純天然,一點新增都沒有。

    待得黃豆給磨成豆漿,直接上鍋,用小火來煮,記得要看著,因為很快就會到很關鍵的一步了——點滷水。

    點滷水可是技術活,小吃妹到現在都不是很熟,不過他們說了一下要點,就是少少的點,比較容易控制。

    滷水點的少,豆腐就會很嫩,滷水多,就比較老。

    小吃妹一般是喜歡吃嫩點的豆腐,畢竟,老豆腐還是習慣燒菜吃,但這麼新鮮的豆腐,配上一點辣碟,我能吃下三碗米飯。

    辣碟也很講究,超市賣的那個富順豆花的辣醬還挺不錯,當然,自己搭配口味也很棒,記得新增小米辣就好。

    這種手工製作的豆腐啊,就是這樣空口吃,餘味都是極香的。

    閉上眼,彷彿就能感受到來自大自然最深的饋贈,豆香在口腔裡徘徊,軟嫩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

    而反觀現在的商業豆腐,一切都是按照工業化流程在走,雖然這可以讓更多人吃到豆腐,但卻完全失去了豆腐那來自味覺深處的香味,而且為了保證出廠質量,還得新增一些東西。

    所以,外面賣的豆腐當然沒有自己家尤其是農村做的豆腐好吃,不僅僅是香味的差異,口感上,也有著無法跨越的鴻溝。

    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去一些鄉下吃吃那兒的豆腐,配合大木桶蒸出來的米飯,那才是真正的人生享受之事。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該發財的發財,身體健康的繼續健康,我就默默求一個關注呀!

  • 2 # 戀愛推理社

    商業豆腐想想就明白了,已經完成了規模化生產,機器造出來的食物能好吃嗎,我認為這輩子只有人才會做出美味的美食,這是不可取代的,因為做美食要用心,用愛做。

  • 3 # 普濟

    傳統豆腐分南、北兩大系列,但不限地域,北方有做南豆腐,南方也有做北豆腐,製作法一樣,豆漿凝固劑不同。南豆腐用酸漿作滷點豆腐,北豆腐用石膏作滷點豆腐,酸漿點制的豆腐味道要鮮一些。

    機械化生產的豆腐,工序原理與傳統做法沒有區別。區別就在產量,一臺豆腐機頂得上幾十號熟練工的繁重勞動,人力成本大幅度減少,產品利潤空間大幅度增加。特別的這幾十年城市化程序超快,三、四線以上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各類副食品供應量倍數上升,很多傳統的手工製作的產品遠遠供不應求。豆腐作為不可缺少的食材,手工製作根本的滿足不了需求。所以,機械化生產就是必然。目前各大中城市市場幾乎全都是商業豆腐,包括小縣城也有相當部分,鄉鎮市場都有了便於運輸和儲存的幹豆腐。

    商業豆腐最大特點有三個:①產量高;②衛生;③標準化。但是味道不如手工豆腐香。這個差別不是工藝不是滷水也不是壓制,而是在一個環節出現的。這個環節就是豆漿熟制。製作豆腐的工藝流程,黃豆泡漲透再磨成豆漿,過濾掉豆渣後,要燒開熬熟再行點滷水,入模壓制而成。機械化的豆漿熟制不是大鍋用火熬熟,用的蒸汽熱熟,燒開即停。手工製作就是大鐵鍋燒火熬煮,因為要提豆油,時間還長,不會燒熟就停火。做豆腐的都知道,一鍋豆漿舀完後,鍋底燒結有一層焦黃的豆鍋巴。奧妙就在鍋巴上。鍋巴是豆漿過濾不淨的豆渣,結到鍋底,糊化生香,這香味傳導進豆漿,進而成了豆腐。所以手工豆腐就有商業豆腐所沒有的香味。

  • 4 # 笑貓看書

    一般市場上買的豆腐都沒有家裡自己做的香,好吃。主要有3個方面:

    1.市場上的豆腐打豆漿時都是用的高速離心機,打出來的豆漿口感已被破壞。而自己家做的豆腐用石磨慢慢磨出來,這樣的豆漿保留了原有的纖維,做出來的豆腐很香,口感也比較好。

    2.市場的黃豆用的都是轉基因大豆,沒有什麼香味。而自己家的豆子都是農家土黃豆,磨出來的豆漿自然香滑很多,做出來的豆腐自然更好吃,口感更豐富。

    3.還有就是有些商家為了節省成本,在做豆腐時放很少的豆,然後摻加些米和滑石粉,這樣做出來的豆腐完全沒有豆香味,吃多了還對身體有害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體來看,朗逸plus這車到底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