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趙育兒

    孩子被欺負這是很長家長都遇到過的問題,很多家長總是對類似的事感到很棘手,以至於很多代華人都經歷過“他打你了你就打回去”的教育。可是在這種事的處理上,家長應該要保持這樣的原則:你該教育你家孩子有點兒血勇,但你不該教育你家孩子打回去。

    如果不提高孩子的血性果敢,只會逼著他打回去,以打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你得到的恐怕不是“兔子急了也咬人”的效果,更可能是孩子為了迎合家長的做法。

    很多時候,是媽媽很兇而孩子卻很怯弱,可惜不是兇媽媽吼兩句孩子,就能靠“獅吼功”把畢生功力傳遞到孩子身上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兇媽本人很多時候恐怕還是娃的一手締造者。雖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但你畢竟不能陪著孩子對抗每一次壓迫,所以說,與其逼迫孩子使出反抗手段,不如培養孩子擁有正確的反抗精神。孩子被打了,你教育孩子打回去,那孩子沒被打的時候,你的教育哪去了呢?孩子沒讓人欺負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特別強勢,孩子一旦讓人欺負了家長就期待孩子突然變成強勢的一方,這怎麼可能?退一步講就算孩子聽你的,跟人家動上了手,如果真的是帶著“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態度還擊也還好,但更多情況下恐怕還是揹負著父母的期待做出了違心的行為吧?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家長心疼得不得了,教孩子打回去吧?以暴制暴畢竟不是什麼好方法,可又肯定不能什麼都不做吧?孩子受委屈了必須要給一些迴應和引導。

    孩子遇到類似被欺負問題,家長先要把握以下三條原則。

    第一、家長要具備這樣一種良好的能力:能夠區分有意的欺負和孩子間的矛盾。

    欺凌是強勢一方對弱勢一方的有意傷害與羞辱,所以總是發生在“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的場合。瘦小、個子矮甚至戴眼鏡都可能成為被欺負的原因。兩個孩子因為搶玩具而打起來這不叫欺負,這種時候我們應該致力於幫孩子解決產生矛盾的原因;老師對學生錯誤行為的批評管教也不叫欺負,我們應該支援真正有道理的一方。但如果我們的孩子因為一些非他過錯的事與特徵而被人欺負或羞辱,那這時家長一定要站出身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第二、孩子與孩子之間的道歉是一定要有的。

    孩子被欺負了,有時對方家長會來道歉,有時對方只是帶著“不就是小孩子打架嗎?屁大點兒事兒”的無所謂態度,但我們一定要幫孩子爭取到來自欺負他的那個具體個人的道歉。倘若不是這樣,孩子心中就會留下一個心結,而且問題也遠遠沒有被真正解決。

    第三、要始終保留孩子跟家長表達自己“被欺負了”的通道。

    孩子被欺負後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敢跟老師說,也不敢跟家長說。我們有必要始終維繫與孩子的互信關係,成為孩子的避風港。如果孩子被欺負了卻不敢跟爸媽提及,那才是為人父母的巨大失敗。

    具體可以嘗試以下幾種做法:

    1、強勢地替孩子爭取到對方的道歉,並讓對方承諾不再欺負人。

    2、幫助孩子區分朋友與欺負他的人。

    3、身為家長,我們還應該告訴孩子他擁有什麼資源,以及我們時刻準備好了幫助他。

    4、“三十六計走為上”,最後的手段便是“惹不起,躲得起”。

    話說回來,孩子被人欺負,家長誠然會苦惱,但孩子若是欺負了別人,家長其實也未必好受。心想自己平時那麼與人為善,怎麼會教出一個動不動就打人的孩子呢?所以不僅是被欺負的孩子,欺負人的孩子,其實也需要幫助與教育

  • 2 # 範小花花丫

    我家孩子也遇到過此類的問題,性格比較靦腆的寶寶容易遭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寶寶性格比較內向,受了委屈之後也會只顧自己哭,不會向家長以及老師訴說,那麼孩子總被欺負怎麼辦?

    1、正確對待。當孩子遭到別人欺負的時候,家長們的心都快要被撕碎了。孩子經常被欺負,不僅會對寶寶的性格造成影響,而且容易導致寶寶自卑寶寶不愛說話,長期發展下來寶寶的心理就會扭曲。

    有些人說當寶寶被欺負的時候,應該同樣的還回去,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樣做是不正確的,別人做錯不能教導自己的寶寶也跟著做。要對寶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告訴寶寶這樣做是不正確的要及時的制止,告訴老師或者告訴家長。

    2、改善寶寶的性格。孩子總被欺負大多數是因為他膽小怕事,性格比較懦弱。因此媽媽們需要做的是培養寶寶的性格,多帶寶寶去外面轉轉,讓寶寶和更多的人去交流,讓寶寶的性格變得外向起來,當別人做錯的時候寶寶敢說不。

    3、教會寶寶自當的防衛。寶媽可以帶寶寶去學太極拳或者練武術,以學會一些簡單的防衛,讓寶寶免受欺負,但是需要告訴寶寶的是不要打別人,只要做到正當的防衛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去認識陌生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