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劍無塵
-
2 # 牧漁子
紂王帝辛是商朝的最後一個君王,被周所滅後,周人一直將“最不人道的君王”的名號強加於他。但我們認真研究歷史的真實狀況,會發現這是一樁冤案。
周人說紂王寵信女色,殘害忠良、囚禁賢人、酒林肉池等,但這些不是當年湯伐夏時列舉的夏桀的罪狀嗎?孔子的大弟子子貢說,“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其實真實的紂王還是很有作為的。紂王即位前,國家大事大祭司說了算,王室內部爭鬥得一團亂麻,周邊方國又不斷作亂,特別是中原王朝的世敵東夷人又入侵商朝的地盤。帝辛即位後,先提拔賢能,替代王室政敵,實行政教分離,掌管“問卜”大權的大祭司從此變成了只能做禱告的牧師。穩定了後方,帝辛開始大規模地徵鬼方、平西羌。《封神演義》上的“聞仲徵北海”就是帝辛徵鬼方,給後人留下跟紂王沒關係的印象,其實,聞仲此人根本就是杜撰人物。在紂王執政的年代,商朝的疆域面積幾乎擴大了一倍,東夷被打得節節敗退,使商朝勢力延伸到江淮地區。
這麼大的貢獻卻被罵了幾千年,實際上就是因為周朝的歷史很長,一個被黑了800年的人,向翻案非常難。況且周朝是中國確立古代社會世界觀、價值觀體系的重要時代,人的基本行為準則和倫理意識是在那個時代確立的。所以,類似於“助紂為虐”這樣的詞語早就在華人心理刻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
3 # 軍武最前哨
如果提起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許多人無一例外的都會想起一個人:商紂王!沒錯,在我們所接觸的許多"史料記載"中,都將紂王帝辛描述為一個殘暴不堪、荒淫無度的惡君。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史學家司馬遷在自己所著的《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中,對帝辛的描寫幾乎都有關他的惡行:是非不分、狂妄自大、荒淫無度、殘殺無辜、喜小人遠君子……
但根據古史辯學派創始人、著名史學家、民俗學家顧頡剛所著的《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中,就對帝辛為何會"遺臭萬年"做出了詳細的分析,並得到了廣泛認可!
顧頡剛認為,春秋時期說事好舉具體的事例,比如提起明君就會列舉出堯舜禹等人,而帝辛作為前朝的最後一位君王,自然少不了被後朝人所貶低!另外,據《尚書》一書中的記載,帝辛的惡行還僅限於酗酒,但到了《帝王世紀》一書時,帝辛已經身揹我們如今能聽到的幾乎所有罪狀,而且許多還經不起推敲。
如果我們綜合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的話,就會發現,帝辛之所以會成為華夏文明中最資深的"背鍋俠",很大一部分要歸咎於錯誤的輿論導向,而製造散播這種輿論的第一梯隊就是帝辛當時最大的敵人:周人!
除了周人以外,肆意汙衊帝辛的還有當時在君權和神權鬥爭中前仆後繼的巫師神棍、變節反水的內奸以及自相輕薄的商朝貴族!所以說,帝辛並不是真如史料中所記載的那般惡劣,反倒是一個文武兼備、才智雙全的能人。他在加強鞏固中原和東夷的統一上是有巨大貢獻的。至於有人說他對待俘虜殘忍!我想說的是,必要的鐵腕手段對於身處亂世的君王而言還是要有的!
-
4 # 白佳燁
為什麼大家一段時間以來總是有種翻案風?原因大概2個,一個是很多現代人不瞭解歷史上史官的節操,總是用自己的水平如去衡量歷史上的人們,第二就是現代人過了幾天好日子就喜歡玩個性,要與眾不同,要語不驚人死不休!紂王如何還用說?
-
5 # 東斯坦因
紂王,紂王帝辛是一個聰明睿智、博聞廣見、臂力過人的雄才偉略的君主,他對華夏的版圖有定鼎之功,他開疆拓土,將勢力擴大到江淮一帶,而且他重視農桑,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毛主席這樣評價商紂王:“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商紂王,歷史上的商紂王說是年輕跟妲己搞得舉國混亂後被推翻了,而現在出土的一些資料確實完全不太一樣了,當時的商紂王娶妲己已經是半個身子入土的人了,而西周則是再商紂王的主力部隊遠征的時候,突然偷襲才把商朝推翻的,而那支遠征軍有的說是後面再商朝被推翻後遷移到了北美,這個遷移還有待考證!
回覆列表
正史,皆是後朝人所書,沒有太多可信性。作為以儒道治國的周王朝,不得不大費筆墨口舌,詆譭他人來達到掩蓋,自己謀逆篡位的不義之舉。紂王之前,以及周代之後至今,無不運用此卑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