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ymdn17108

    輸液,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打吊瓶,我們國家輸液的次數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很多人覺得生病了輸液的話病會好的快一些,所以不管是感冒發燒還是其他疾病都想要靠輸液來治療。輸液的必知事項如下:輸液前要進食臨床證明,在藥物進入血管後,隨血液迴圈進入胃腸毛細血管,刺激胃腸粘膜,導致胃本能分泌過多。這時又無食物中和,便引起反酸、噁心、嘔吐。2.不要隨意調滴速不同的藥物、不同的病情對滴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要快,有的要慢,特別是年老體弱等特殊患者, 輸液速度如果過快,容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3.注意皮試反應有時在輸液前要進行皮試,高敏體質者即使注射皮試量的藥物也會發生過敏反應,一旦發生可引起心慌,呼吸困難甚至休克。4.惕!輸液出現異常需STOP輸液時,家人一定要在旁邊觀察,大多數輸液反應通常在15分鐘-30分鐘,假如病人體溫出現變化,穿刺部位腫起,藥液滲漏異常,血管出現紅、腫、痛的表現,家人要立即通知醫務人員,甚至要迅速拔掉針頭。5.拔針後注意按壓按壓時切記不要揉按,以防造成血管穿刺點的隱性出血,導致區域性面板青紫,嚴重的將形成血腫。且血管壁穿刺損傷後會引起出血,故須多壓一下。6.不要隨意移動手打點滴時,不能隨意的挪動打針的那隻手,否則會引起鼓針,即針頭處鼓起大包,很有疼痛感。因此要打針的手要保持平放,不要拿東西。7.針眼位置要保持乾燥、清潔如果針眼出現淤血斑,24小時後可以用溼毛巾熱敷。此外,要注意保持傷口清潔、乾燥。

  • 2 # 使用者7160315115709

    對此,專家說到:不可否認,靜脈輸液的方法減少了由於胃酸對藥物的破壞,效果比較直接,特別是對那些伴有胃腸道症狀和伴隨高燒的患者尤其見效。另外,輸入靜脈中的成分絕大部分為生理鹽水,透過輸液達到了大量補充水分的作用,所以,每次輸液以後人會感到“舒服”,但是對於普通人,動不動就要求輸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輸液是直接給藥在血管中,所以對無菌要求非常高,一旦操作不當,病菌直接進入血液就可能導致敗血病,這將有致命的危險。另外,靜脈輸液對藥物的純度要求也非常高,如果藥物中有雜質,其後果也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從安全用藥的角度講,治療感冒必須堅持的原則是“能不吃藥就不吃,能吃藥不打針,尤其不要輕易輸抗生素和激素”。 感冒輸液的5大危害

    1、發熱反應,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等原因,都會導致病人發冷、打寒戰和發熱,嚴重者高熱達40~41攝氏度。

    2、肺水腫,因為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迴圈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水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有心力衰竭或心臟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輸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誘發肺水腫。

    3、靜脈炎,因為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膠管時間太長,可引起區域性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區域性靜脈的感染。

    4、空氣栓塞,原因在於,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線不緊有漏縫。只要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紺紫和缺氧,並可導致猝死。

    5、醫源性感染,在幾種給藥方式中,打點滴是最危險的。打點滴穿透面板屏障,直接把藥液輸入血液中,需要嚴格的無菌處理。如果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汙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面板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會有生命危險。如果醫療環境中不能做到完全無菌,則會導致交叉感染。

  • 3 # 藍風24

    現在的醫院什麼大小病都讓人輸液,通病,聽說這樣醫生可以有提成,長期以來現在的人有個感冒什麼不輸液就不好,所以現在衛生部說明了好多病到醫院不準輸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瑞虎3智尚版、寶駿510自動高配版、長安cs35豪華型,哪款車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