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般明月

    論大規模殺人能力,大概明朝是個出類拔萃的心狠手辣的王朝。

    出生貧寒、出家乞討、長相怪異的朱元璋開了一個讓人膽寒的示範。

    朱元璋殺人型別分為兩檔,總數額是十到十五萬。第一檔是貪官汙吏或者認為是的,比如,當時最高財政機關要對全國各州縣統計財務報表,而朱元璋要求極其苛刻,又由於當時交通非常不便,所以好多偏遠地區如雲南貴州等地的財務人員會隨身攜帶蓋好章的空白報表,以便數字不準確時可以換一張。後來,此事被朱元璋無意中知道了,於是他下令全國州府縣的正官印共計1300多個官員,全部處斬。而朱元璋朝時最大的貪汙案—郭恆案,一口氣把全國的財政官員數萬人殺光。

    第二檔是政治上的屠殺。跟他一起打天下的特別重大功臣,包括劉伯溫、徐達等九個一等公爵,除了湯和中風在床逃過一劫外,其餘的自己沒有病死的,一概有計劃的賜死。他分封的54個侯爵,除了兩個實在沒出息的之外,其他52個都以不同方式死於非命。晚年連綿十幾年時間,文武功臣共計處死了五萬人左右。

    朱元璋發明了凌遲,在每一個衙門口有一個剝皮場,犯罪官員剝了皮填充稻草示眾,還立有一根柱子,用來給斬首的官員頭顱懸掛。

    其實,越不折手段的殺人,其心裡越惶恐,朱元璋是太子兒子朱標先他而去,怕孫子繼位被功臣虎狼環伺。

    大明江山,共計276年,消亡。

    還是懷念趙匡胤啊,用幾杯酒叫出生入死的兄弟,把餘生的精力花在耕種與數不過來的女人身上。

  • 2 # 夜闌珊998

    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 天下本是將軍定,不見將軍見太平。”像歷史上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今天就說幾個吧,同甘共苦是可以,但是共同享受榮華富貴卻非常難。

    “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曾經稱韓信是國士無雙,然而就是這樣的國士無雙也被劉邦以謀反的罪名殺害。

    “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上面的飛鳥盡,良弓藏這樣的典故就是出自這裡。越王在成功之後,范蠡便找了一個理由離去,在他離開之前曾經規勸文種也一起走,但是他沒有聽,後來越王勾踐給他了一把劍(那正是伍子胥用來自殺的。)他全然明白了勾踐的意思。

    “杯酒釋兵權”,相比於上面的例子,龍袍加身的趙匡胤做的已經非常不錯了,他可以做到杯酒釋兵權。他們真正的趕盡殺絕,這難道不是上面的例子嗎?

    明朝的朱元璋開國大帝,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混混,竟然建立了明朝,在建立明朝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清洗內部,可見這樣的事情簡直多的數不勝數。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如若不然或許秦朝的李斯也可以為你上一節非常生動的課“吾欲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其可得乎。”只可惜他懂得了太晚。

  • 3 # 巡粵記

    一說到中國的皇帝在得天下之後屠殺功臣,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劉邦朱元璋這兩位草根出生的帝王,劉邦屠殺功臣範圍並不大,也就是一些異姓王而已。朱元璋屠戮功臣範圍就比較大了,特備是借胡惟庸案,藍玉案大開殺戒,而且牽連非常廣,胡藍兩案一共殺了45000人,將明初開國功臣基本上屠殺的乾乾淨淨。其實每看到這一幕嗎,總是感到不寒而慄,始終還是感覺朱元璋太過殘暴了。

    關於劉邦朱元璋屠殺功臣在其他回答者的貼子裡可以看到,我就不再重複了。而且劉邦朱元璋屠殺功臣也沒有動搖到他們的統治根基,我來講一個屠殺功臣造成嚴重後果的皇帝

    後唐莊宗李存勖:屠殺功臣引發部下叛變直接導致身死國滅的結果。

    說起李存勖很多人可能都不熟,畢竟不是大一統時期的開國皇帝,李存勖是典型的那種前明後昏的那種君王,取得天下之前,確實是非常英明,但是取得天下之後,卻沒有坐穩,當了三年皇帝就身死國滅。從人生巔峰走向敗亡,僅僅只用了三年時間,可以說是非常罕見,恐怕只有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可以有得一拼。

    李存勖敗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冤殺開國功臣郭崇韜和李存義(李克用第六子,李存勖弟弟),郭從謙是李存義的義子,但是因為與郭崇韜同宗,因為把郭崇韜視為叔父,在郭和李被殺後,郭從謙就懷恨在心,在李存勖眾叛親離孤家寡人的時候發動兵變,直接導致李存勖被流失射中,然後身亡。很多人可能會問了,李存勖死之後後唐不是還存在了十來年,怎麼是身死國滅呢。因為李存勖死後,接替他登上帝位的是李嗣源,李嗣源並不是李存勖的兒子,而且李存勖的兒子也被李嗣源殺了幾個。所以說李存勖身死國滅是沒有錯誤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寶寶適應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