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乒乓
-
2 # 乒乓社交開球網
這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我只能說可能性很小。理由如下:
1)奧運會的宗旨是“更高更快更強”,如果取消同一協會自動規避原則,就極有可能出現馬龍、樊振東在半決賽相遇,那邊半決賽是張本智和 vs. 丹羽孝希之類。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已經違背了奧運會的宗旨。單打專案本來每個協會只能派出兩位選手參加,這已經是極大的讓步,如果再出現同一協會不規避,就太不夠體育精神了。
2)乒乓球是採取淘汰賽的方式決出冠軍,如果取消了同一個協會規避的原則,勢必會有其他專案也受影響,例如羽毛球、網球等等,這個面就會很大,不容易實現。
3)乒乓球單項從3人減少為2人,已經有了很不好的後續影響,直接導致乒乓球運動在青少年中降低了吸引力,本來在中國競爭就很大,取消了33%的名額,會讓多少孩子家長放棄學球的機會。如果再次取消規則,則獲得一枚獎牌更難,那就更少孩子學球了。
綜上述,我認為奧組委不會同意這個改變。
-
3 # 長安之乎
這個規則還是比較好的,至少決賽在兩個國家之間產生,關注度更高,一個國家包攬冠亞軍,對這個專案的推廣肯定不是好事。
這種可能性不排除,因為日本想盡辦法要達到奪取冠軍目的。
所謂自動規避規則簡單說就是來自於同一國家的兩名選手在抽籤時自動進入上下半區,也就是如果賽會相遇,只能出現在最後決賽上。
奧運會單打每個協會成員國最多隻能報兩名,這是自2012年倫敦奧運會伊始的,之所以改為這樣是因為2008年奧運會單打出現了中國包攬金銀銅三塊獎牌的情況。2012、2016兩屆奧運會,中國男女均包攬了金銀牌。
那麼,2020年會不會再次針對中國作出規則限制呢?
國際乒聯的執行長前段時間來中國時曾透露過一個資訊,就是希望更多的決賽是在中國選手與其他國家選手之間進行,而不是兩個中國選手。
因為這樣會提高收視率,比如今年世乒賽決賽是馬龍VS法爾克(瑞典),因為這樣進入決賽的國家就會購買轉播權,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推廣乒乓球,因為這樣國際乒聯就可以有更多贊助商,因為這樣國際乒聯就有更多的錢進帳了。
不斷修改規則,實際上也是在“踐踏“這項運動,這與奧運會“更快、更高、更強”偉大體育精神是背道而馳的!但在中國乒乓一家獨大的背景下,國際乒聯似乎只能如此“無奈”地“踐踏”奧運會精神。
日本更是處心積考慮地想借東京天時天地一舉戰勝中國。繼前日日本乒協負責人提出的所謂國家”絕密計劃“,要研製更好的膠皮以便對付中國外,對規則的修改以便達到目的,也會成為其中一項。
為了防止這種可能性,應對的辦法是提高世界排名。將世界排名成為賽會前兩位,以便成為賽會前兩位種子選手而自動進入不同半區,避免過早相遇。
如果是馬龍和樊振東打單打,如果按照現在的排名,是達不到這個目的的。張本智和的世界排名在馬龍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