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老年人的健康既包含了軀體健康,也包含了心理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且由於生理因素(感官老化、疾病增加、死亡威脅)和社會因素(社會角色的轉變、家庭情況、配偶情況、社會環境)的影響,老年人的心理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老年人的認知過程:
感知覺下降:
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大腦功能發生改變,中樞神經系統遞質的合成和代謝減弱,導致感覺能力降低,意識性差,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主要表現兩個方面,首先是感覺遲鈍,聽力、視覺、嗅覺、面板感覺等功能減退,而致視力下降,聽力減退,靈敏度下降;再有是動作靈活性差,動作不靈活,協調性差,反應遲緩,行動笨拙。
記憶:
一般來說,記憶力從50歲開始就有所減退,70歲以後記憶力下降的更明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近記憶”衰退,對新近接觸的事物或學習的知識都忘得快,但對與過去、與生活有關的事物或有邏輯聯絡的內容記憶較好。
思維:
思維能力衰退,思維遲鈍、貧乏、奔逸,不易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對一些問題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出現一定程度的間斷性,還對推理及概念認識不清,思維過程缺乏邏輯性。但是思維衰退在各個老年人的身上表現的程度也不同,有些高齡的人思維比較清晰,而另外一些老年人卻有嚴重的思維障礙。
智力:
成人智力分為液態、晶態智力。液態智力指與知覺整合、近事記憶、思維敏捷度、注意力、反應速度等有關的能力,隨年齡增長而減退,18歲時智力達到最高水平,以後開始下降,50歲時僅相當於15歲的智力年齡,80歲以後下降更明顯,85歲時大約相當於5歲兒童的智力年齡;晶態智力指與後天的知識、文化、經驗積累有關的能力,如詞彙、理解力、常識等,一般不隨年齡增長而減退,有的甚至還有所提高,直到70歲後才出現減退,且減退速度緩慢。
老年人的情緒:
孤獨:
老年孤獨是老年人被疏遠、被拋棄和不被他人接納的一種情緒體驗,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異常。導致老年人孤獨的原因多種多樣,如老年人離退休後遠離社會生活、無子女或因子女獨立成家後成為空巢家庭、體弱多病或行動不便逐漸與親朋好友疏遠、性格孤僻、喪偶或失去獨生子女等等,都可以使老年人在心理上產生隔絕感或孤獨感。
恐懼:
老年人由於擔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成為子女負擔,心理上會產生憂慮感或恐懼感,另一方面,同齡人的相繼去世,使老年人從心理上感到自己正與死亡臨近,還會使老人有害怕情緒。
衰老:
衰老感是指老人從主觀上意識到自己老了(老不中用了)。老年人衰老感的產生是一個人精神衰老,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和積極性的開始。衰老感使老年人受消極自我暗示的影響,無形中致使人的意志衰退,情緒消沉,甚至使老人生理衰老、心理功能降低,或是導致老年人常見疾病的出現。
懷舊:
老年人的懷舊情緒是老年人的標誌性特點。老年人通常都會對於過去的生活進行回憶,進而產生懷念之情。這種現象也可以理解為多數老年人無法適應不斷變化、急劇動盪的當今時代,對老年期的處境失望,而對年輕時代或故人、故物懷念留念的一種心理體驗,是企圖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越是高齡,這種回憶往事的趨勢越明顯。
自卑:
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人生的喪失期,例如喪失工作、喪失權力和地位、喪失親人、喪失健康等,使得老人擁有失落感,另一方面,由於社會的發展老人的經驗、技術和價值取向的現實效用不斷下降,逐漸喪失了其在社會和家庭中的主導作用,也使得老人感到不再受到尊敬和重視,擁有因自尊需求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具體可表現為發牢騷、埋怨,指責子女或過去的同事和下屬,無理取鬧或是自暴自棄。
固執:
固執就是頑固堅持自己的意見。一方面是因為老年人本身都有過一段漫長的社會經歷,並在其中積累了很多經驗,由此產生了對客觀事物的主觀的態度,而當這種主觀態度不適應客觀環境時,在旁人看來便表現為明顯的固執。另一方面老年人自尊心強,為維護自己的尊嚴,獲得他人的尊敬,保持自己在家庭中的權威地位,而主觀強調自己言行的一貫正確性。還可能是由於子女常年不在家,老人情感上得不到滿足,這種固執是叛逆心理的表現。
老年人在經歷人生變故(離婚、喪偶、子女婚後離家),忍受著多種疾病的困擾(老年人常見病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以及受到死亡的威脅時,一般都會有情緒的變化,希望我們在孝順父母或同老年人接觸時,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關愛,畢竟誰的家裡都有老人,誰也都會老去。
現代老年人的健康既包含了軀體健康,也包含了心理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且由於生理因素(感官老化、疾病增加、死亡威脅)和社會因素(社會角色的轉變、家庭情況、配偶情況、社會環境)的影響,老年人的心理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老年人的認知過程:
感知覺下降:
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大腦功能發生改變,中樞神經系統遞質的合成和代謝減弱,導致感覺能力降低,意識性差,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主要表現兩個方面,首先是感覺遲鈍,聽力、視覺、嗅覺、面板感覺等功能減退,而致視力下降,聽力減退,靈敏度下降;再有是動作靈活性差,動作不靈活,協調性差,反應遲緩,行動笨拙。
記憶:
一般來說,記憶力從50歲開始就有所減退,70歲以後記憶力下降的更明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近記憶”衰退,對新近接觸的事物或學習的知識都忘得快,但對與過去、與生活有關的事物或有邏輯聯絡的內容記憶較好。
思維:
思維能力衰退,思維遲鈍、貧乏、奔逸,不易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對一些問題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出現一定程度的間斷性,還對推理及概念認識不清,思維過程缺乏邏輯性。但是思維衰退在各個老年人的身上表現的程度也不同,有些高齡的人思維比較清晰,而另外一些老年人卻有嚴重的思維障礙。
智力:
成人智力分為液態、晶態智力。液態智力指與知覺整合、近事記憶、思維敏捷度、注意力、反應速度等有關的能力,隨年齡增長而減退,18歲時智力達到最高水平,以後開始下降,50歲時僅相當於15歲的智力年齡,80歲以後下降更明顯,85歲時大約相當於5歲兒童的智力年齡;晶態智力指與後天的知識、文化、經驗積累有關的能力,如詞彙、理解力、常識等,一般不隨年齡增長而減退,有的甚至還有所提高,直到70歲後才出現減退,且減退速度緩慢。
老年人的情緒:
孤獨:
老年孤獨是老年人被疏遠、被拋棄和不被他人接納的一種情緒體驗,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異常。導致老年人孤獨的原因多種多樣,如老年人離退休後遠離社會生活、無子女或因子女獨立成家後成為空巢家庭、體弱多病或行動不便逐漸與親朋好友疏遠、性格孤僻、喪偶或失去獨生子女等等,都可以使老年人在心理上產生隔絕感或孤獨感。
恐懼:
老年人由於擔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成為子女負擔,心理上會產生憂慮感或恐懼感,另一方面,同齡人的相繼去世,使老年人從心理上感到自己正與死亡臨近,還會使老人有害怕情緒。
衰老:
衰老感是指老人從主觀上意識到自己老了(老不中用了)。老年人衰老感的產生是一個人精神衰老,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和積極性的開始。衰老感使老年人受消極自我暗示的影響,無形中致使人的意志衰退,情緒消沉,甚至使老人生理衰老、心理功能降低,或是導致老年人常見疾病的出現。
懷舊:
老年人的懷舊情緒是老年人的標誌性特點。老年人通常都會對於過去的生活進行回憶,進而產生懷念之情。這種現象也可以理解為多數老年人無法適應不斷變化、急劇動盪的當今時代,對老年期的處境失望,而對年輕時代或故人、故物懷念留念的一種心理體驗,是企圖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越是高齡,這種回憶往事的趨勢越明顯。
自卑:
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人生的喪失期,例如喪失工作、喪失權力和地位、喪失親人、喪失健康等,使得老人擁有失落感,另一方面,由於社會的發展老人的經驗、技術和價值取向的現實效用不斷下降,逐漸喪失了其在社會和家庭中的主導作用,也使得老人感到不再受到尊敬和重視,擁有因自尊需求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具體可表現為發牢騷、埋怨,指責子女或過去的同事和下屬,無理取鬧或是自暴自棄。
固執:
固執就是頑固堅持自己的意見。一方面是因為老年人本身都有過一段漫長的社會經歷,並在其中積累了很多經驗,由此產生了對客觀事物的主觀的態度,而當這種主觀態度不適應客觀環境時,在旁人看來便表現為明顯的固執。另一方面老年人自尊心強,為維護自己的尊嚴,獲得他人的尊敬,保持自己在家庭中的權威地位,而主觀強調自己言行的一貫正確性。還可能是由於子女常年不在家,老人情感上得不到滿足,這種固執是叛逆心理的表現。
老年人在經歷人生變故(離婚、喪偶、子女婚後離家),忍受著多種疾病的困擾(老年人常見病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以及受到死亡的威脅時,一般都會有情緒的變化,希望我們在孝順父母或同老年人接觸時,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關愛,畢竟誰的家裡都有老人,誰也都會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