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遊濳
-
2 # 遊戲解說大呲花
【大家好,我是努力的呲花,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職業選手百萬年薪的問題】
自從去年iG戰隊在S8全球總決賽獲得冠軍後,有一大部分玩家更能理解電子競技和普通玩遊戲之間的區別了。但是現在似乎有些年輕人在談到電競時,似乎只看到了表面現象,比如奪冠帶來的榮譽、高額的獎金、無數粉絲的喜愛。
但是職業選手的生活真的就像這樣風光無限,只要打遊戲就能獲得這一切嗎?之前iG的一則紀錄片給大家展示了職業選手不為人知的一面。雖然職業選手平日的訓練就是大家所認為的打遊戲,但其實這個訓練量是高強度的。每天12到15個小時的訓練已經成為的家常便飯,傷病也因此經常陪伴著他們,職業選手中因為傷病導致自己狀態不佳,或者因為傷病打不了職業的選手有很多(就像現在大家都喜歡的RNG戰隊的UZI也是滿身的傷病,IG的Theshy手上也有傷,像這樣的),電競佔了他們一年下來的95%的時間。每天就是機械性地訓練,只會在比賽贏的時候,才會感到開心和幸福。因為長時間訓練,保持高集中力。有些職業選手在休息假都不會碰電腦。已經玩到不想玩的程度了。
只要是職業選手,他們每天經歷的都是一樣的,這才是他們日常。而電競最殘酷的一點就是,不管你一年下來多麼努力,只要比賽結果沒有贏得勝利,那麼他們這一年的努力就白費了。
電子競技消極的一面就是,努力了可能沒有好的結果,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有結果。這就是電競與打遊戲的區別所在。電競精神是積極向上的,會使人越來越優秀。而沉迷於遊戲則會讓人越來越墮落。
呲花認為我們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更要看其本質的東西,高年薪換一身傷病,不是所有的都能承受的。那麼問題來了,各位小夥伴,如果你有成為職業選手的機會,有機會得到百萬年薪,你能承受住這些壓力嗎?
英雄聯盟最有含金量的賽事當然是S系列賽,在這個遊戲裡面,平常聯賽都是不入眼的,國際性的賽事當中洲際賽跟msi季中賽只能是練兵,而拿到了s系列賽的總冠軍才會被承認為強隊。
今年更是被稱為世界賽質量最高的一屆,LCK賽區重組之後的SKT拿下春夏季賽冠軍之後成功成為一號種子進軍世界賽,同時還有一幫年輕小夥子組成的GRF也是成功入圍,要知道這幫平均年齡只有二十歲的隊員操作正是在巔峰。
入圍賽的DWG戰隊教練正是S8賽季帶領IG拿下冠軍的金教練,直接讓次級聯賽上來的DWG完成了三級跳,實力也是不容小覷。LPL賽區不必多說,新貴FPX憑藉無敵的中野體系縱橫聯賽,RNG依舊是寶刀未老,IG雖然是冒泡賽進入,但是世界冠軍的狀態調整好了一樣每條線都有壓制力。同時在LEC賽區,G2已經是獨霸一方很久,ESPN戰隊排行也是連續小半年排名第一,這支戰隊絕對是奪冠最熱門的人選。今天我們要說的話題就來自LEC賽區,這個賽區因為G2一家獨大,獨大到其他戰隊都不敢升起反抗之心,因為G2今年各個位置的質量太高了,所以LEC賽區的其他戰隊為了能夠贏下G2就不得不買下各個聯賽當中有意向轉會的明星選手。這也就導致這樣的一個現象出現,英雄聯盟職業選手裡面就數歐美賽區的薪水最高,據H2K俱樂部前boss透露,現在LEC賽區的平均薪水甚至達到了25萬歐元,合人民幣195萬。
這是真的蠻令人震驚的,要知道迄今為止的英雄聯盟第一人,在帶領SKT拿下三冠王的大魔王,手裡的獎金總額只有120萬美金,合人民幣大概是八百萬。但是這是fakerS3至今的全部獎金,也就是六年裡的獎金收入。但是LEC賽區選手平均年薪就已經達到了李哥總獎金的四分之一,四年的一個LEC選手薪酬就能夠達到大魔王的獎金高度,難怪bang都要拋棄李哥選擇去別的賽區養老,賺的是真的多。
除了選手薪酬高以外,教練的年薪一樣是領先其他賽區一大截,在歐美賽區的LEC賽區,教練的平均薪資是在10萬美元左右,而反觀LCS賽區,年薪竟然高達50萬美金,之間直接就有五倍的差距。而且這個差距可不是一點點,不像是五塊對一塊的差距,而是相差二百七十萬人民幣。
都說中國電競產業價值千億還沒有人信,雖然國內的職業選手年薪沒有歐美那邊多,但是平均一下百萬人民幣的水平還是有的,看到這裡不禁有網友感概,自己打職業無望,只能夠培養下一代了。
雖然職業選手確實壓力大且只能吃青春飯,但是架不住退役後可以乾的事情也很多,退役戰神盧姥爺不提,rng那幾個退役成員,哪一個不是在直播平臺的頂級流量。不過這東西也是有風險,打得好名氣大,打得不好就是默默無聞,總的來說,投身電競職業還是要謹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