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桂農通

    隨著菜管家、易菜籃等網上配送平臺的興起,生鮮農產品的冷鏈越來越接近消費者。很多住戶透過冷鏈物流,就可以訂購到新鮮、優質、安全、放心的瓜果菜等生鮮農產品。如何才能讓生鮮農產品冷鏈離消費者更近一些?個人分析認為,要抓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終端佈局要親民。生鮮農產品冷鏈的最終目的,是將農產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上,圖的是便捷、方便,甚至足不出戶就可以訂購到自己想吃的水果或蔬菜、肉類。這就要求冷鏈的終端設定一定要親民近民,方便使用者存取農產品。我所在的小區,就有一個叫“易菜籃”的平臺,只要是當前10:30前下單訂購的農產品,都會在當天收到,非常方便。

    二是烹調食用更簡便。使用者訂購冷鏈生鮮農產品的目的,除了貪圖取貨便捷,還希望烹調製作更簡便。如生鮮魚肉,應該是殺好整理好清洗處理好乾淨,拿回家進入廚房就可以簡單沖洗就可以製作。青菜瓜果等也應該是去除了頭根與雜質、泥土等,進行清洗過了,並用塑膠膜包裝隔塵,進入廚房也可以馬上下鍋。只有讓消費者方便,才能更贏得消費者的認可。

    三是質量安全能追溯。現在的生鮮農產品,不管吃什麼,消費者最關心的應該還是安不安全,有沒有農藥殘留超標問題。這就要求冷鏈配送過來的生鮮農產品必然是可以進質量安全追溯的。這也要求供應商必須與生產基地建立起從地頭到配送終端全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每一步過程都透過透過手機或電腦查詢得到。只有吃得放心,消費者才更放心訂購食用。

    總的來說,生鮮農產品的冷鏈配送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迎合了消費者簡易、方便、快捷的需求心理。如果做得好,將會是一個很好的商機。

  • 2 # 真叫海叔

    目前在做農產品電商,簡單聊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鮮農產品被譽為電商最後一片藍海,客戶忠誠度大、消費頻次高,如果能解決配送和損耗問題,市場前景非常好。

    以我的瞭解來看,比較成熟的有以下三種模式:

    前置倉

    以每日-優鮮等為代表,在一線城市佈置大量的前置倉。也就是說,生鮮產品的倉庫本來就在你小區附近。你下單以後正常情況下30分鐘送貨到家。每天2-3次,根據銷售大資料,從城市總倉把貨配到前置倉。

    這是我目前最看好的生鮮電商解決方式,但是前期投入大,屬於重資本投入。二三線城市訂單密度達不到,沒法實施,不能覆蓋掉前置倉運營成本。

    預售模式

    目前各種群在操作的一種方式,在小區門口大量拉人。拉到群以後,公佈本週可以下訂單的生鮮產品規格及配送時間,提前預付款。把訂單彙總後再採購,到貨後迅速配送,這樣就減少了流通環節和損耗。

    客戶體驗會大大加強,因為少了很多流通環節,商家利潤也會大不少。

    前店後倉

    典型代表就是盒馬-鮮生,和地方型超市做的TOP會員店。在城市消費能力強的區,SKU不是很多的生鮮店,可以直接到店採購、在店加工食用、3-5公里內提供30分鐘送貨上門服務。

    這種模式的好處就是能鎖定實體店周圍客源,線上線下兩種消費模式,能緩解單純線上銷售帶來的庫存壓力。

    個人感覺生鮮農產品,依託傳統的點對點店鋪銷售的模式很難維持。因為物流費過高,損耗過大的問題很難解決。

    目前在農村從事農產品電商,有合適的專案或產品可以與我聯絡,其他想法或者建議隨時交流,我會盡量一一答覆~

  • 3 # 仰望天山雪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農產品生產與銷售的整條產業鏈條。

    農產品市場經過多年的經營沉澱大抵是這樣的:

    生產端——一級收購——二級收購商——物流中心攤位費——運輸費——終端批發市場進場攤位費——一級批發——二級批發——消費者餐桌。

    從這條產業鏈可以看出農產品與消費者中間隔了整整七層中間環節,從而大大拉開了生產端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也可以看出層層環節大大降低了配送速度,同時也一步步的抬高了生鮮農產品的價格,可以看出農產品經營養活了多少利益環節!

    顯而易見,如果想要拉進生產端與消費者的距離就必須儘可能的減少中間環節。我作為一名蔬菜生產者,想法如下:

    1.以村為單位,自己聯絡消費端,生產端區域化管理,把分散經營的生鮮農產品農戶整合起來,撇開層層中間商,報團整體輸出。這樣既能賣個高價格,也大大拉進了生產與消費的距離!

    2.依託當前的網際網路優勢搭建線上銷售平臺,施行訂單銷售,發貨快,無庫存,憑藉成熟的物流快遞第一時間送達消費者餐桌!

    總而言之,生鮮農產品冷鏈配送想要做到離消費者最近,只要想方設法去除中間環節,一舉多得,別無捷徑可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劍魂上衣附魔什麼好?武器附魔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