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沁著微風

    日本做為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政府與民眾的應急意識已滲透至日常生活。日本建築物也是按照國家標準建造,因此很少看到日本地震建築物坍塌民眾被埋壓、群死群傷的現象發生。

  • 2 # 日本二三事

    比起在某些國家發生的地震導致的傷亡數量,日本發生地震的傷亡數量確實很少。下圖是日本因為自然災害而死傷的人數。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人數較多的年份,都發生了震驚世界的自然災害,比如阪神大地震、東日本大地震等。

    其他年份,都是幾百人。而日本作為一個島國,佔據了世界上地震量的20%左右,那麼為何死傷人數會如此至少呢?這些其實是和日本平日裡的“工作”分不開的。

    意識上的教育

    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會免費發放防災手冊,裡面記載了發生各種緊急情況時需要如何應對的方法。看過筆者文章的讀者都知道,在日本的各個學校都會定期舉辦逃生訓練,不僅僅是學校,在企業以及各種政府機構,都是非常重視防災訓練的。

    日本的各個自治區以及鄉鎮都會自發的組織防災演練,以能夠更好的應對未知的自然災害。

    房屋上的改造

    在日本的建築法上,明確規定有房屋的抗震等級。在阪神地震以後,日本更是修改了以前的建築法律,將抗震等級再度提高。

    不僅如此,在新的抗震設計法律中明確規定,要對房屋進行必要的抗震處理。加上抗震柱或者其他方式進行修補。

    日本人的日常準備

    政府不遺餘力的進行宣傳和指導,讓日本人潛意識中進一步的認識到防災的重要性。每個家庭中都會備有一些防災的備用物品。在緊急的情況下,拿著準備好的防災用品即可避難。也能夠減少因為災難帶來的二次傷害。

    避難預警機制

    當發生地震的時候,日本各個網站以及手機上都會及時推送最新的地震資訊,同時告知可以避免的場所,讓更多的人前往進行避難準備。

    在日本的各個公共場合,最顯眼的往往就是避難路線圖。

    結束語

    實際上,上面的一些小行為,並不能夠和傷亡人數減少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正是這樣的小方面,構成了日本現在龐大的避難系統,也正是這些小細節,才能夠讓日本能夠有如此的低傷亡人數。

    《孫正義放棄管理權也要爭奪的5G,到底會給未來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新晉中國勢力VS老牌汽車廠家,勝負難測!汽車界已硝煙四起!》

    《日系8家車廠“江湖地位”最新排名,豐田傲視群雄依舊無敵!》

  • 3 # 大阪超哥

    作者米叔,資深媒體人,旅美學者,在美日歐生活多年,自媒體“這才是美國”“這才是日本”“這才是歐美”的創辦者

    首先是,日本具有完善的地震預警系統。日本作為地震頻發國家,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和不斷完善,利用地震發生後縱波和橫波的時間差,日本的地震預警系統已經能夠在破壞力大的橫波到來前幾秒至幾十秒監測出地震的震源、震級,並向各機構和居民發出警報。

    其次就是特殊的房屋結構。日本的法律在建築物抗震、防火等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非常嚴格。《建築基準法》規定,新建建築必須達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在數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損的抗震強度。防震指標不合格,大樓可能被推倒重建。日本民用建築的“牆體”多是“整體結構”,內部是類似石棉一類的充填物。這樣的話,萬一大地震,倒塌的房屋也不會把人壓傷,國內地震死很多人,很大一部分原因估計就是房屋倒塌把人壓死或者壓住造成的吧。而且日本市內的門啊櫥櫃的門啊啥的都是移拉式的,而不是國內一般的開合式的,這樣地震的時候,不會因晃動而造成門變形無法開啟,櫥櫃裡面的東西也不會因為晃動而把門晃開了砸落出來傷人。日本的房子基本上都不封閉陽臺,還有一個通道口可以在地震摧垮樓梯又無法用電梯的情況下直接開啟跳到樓下。

    最後就是健全應急防範和安全意識宣傳。日本人從小開始就在進行嚴格的安全防範培訓,從幼兒園到長大每年都會有針對不同災難的逃生訓練和演習。包括且不限於:建築物逃生口的尋找與路線確認、緊急逃生、集體避難、應急避震避火措施、臨時簡單急救等;任何企業和單位有定時且嚴格的逃生疏散演習,正確的安全意識和緊急逃生技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買車,12萬落地,有什麼值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