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友明79

    很簡單啦!地球的大氣層沒有絕對的邊界,月球周圍的氣體及同軌道的氣體都在圍繞地球運動,而且與月球的運動速度一致,所以月球與氣體之間的摩擦力為零。

    人工發射的衛星也一樣,與地軸垂直圓運動的衛星,由於其與周圍氣體運動速度保持基本一致,維持軌道消耗的能源較少,所以壽命較長且成本較低,與地軸形成夾角運動的衛星維持軌道消耗的能源較多,所以壽命較短且成本較高。

    在浩瀚的宇宙中,其實也沒有絕對的真空,只是氣體稀薄而已,嚴格來講大型天體的運動都是在氣體之中。

  • 2 # 張家小智兒

    這種說法的由來是這樣的:地球上的水在距離地面很高的地方會被光解,而光解後的氫原子會釋放出一種具有特徵波長氫原子發出的光——萊曼α光。這種光線很奇特,它在宇宙空間中可以暢通無阻,但卻會被地球大氣層吸收,也就是說,在宇宙中人類可以觀測到這種光線,但在地面卻很難觀測。為此,人類發射了一顆衛星到太空去幫助人類研究相關資料。

    實際上我們一般把距離地面一百公里高的地方稱為大氣和宇宙空間的分界線,這個分界線被稱為"卡門線"。超出這個高度,我們就認為已經到達宇宙空間了。在這個邊界以上,空氣動力學等都將失效,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空氣來支撐飛行器工作了。因此,要想在這個高度以及更高的地方工作,其速度必須大於等於第一宇宙速度。照這樣來看,狹義的地球大氣層厚度就是100公里。

    不過我們必須承認,地球的大氣層沒有一個固定的厚度。即便在100公里以上,也還是有大氣存在的。所以那些軌道較低的航天器,需要攜帶定量的燃料進行定期的提升軌道,否則即便在百公里以上,也會因為稀薄大氣的摩擦減速而墜毀。只有高到一定程度,才基本可以忽略空氣阻力。這個高度也沒有多高,舉個例子,我們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近地點高度才四百多公里,已經可以脫離燃料單獨運行了。更不用說月球那麼遠了。

    據研究表明,月球軌道的地球大氣分子密度每立方厘米只有0.2個原子,比地球上最高階的人造真空還要空。這樣的氣體密度根本不足以對月球產生什麼影響。因此,月球即便執行在所謂地球大氣層的範圍內,也沒有明顯的摩擦減速現象。

  • 3 # 平常人246089341

    地球大氣厚是一千千米,月球離地球三十八萬公里,月球重力小,大氣稀薄,隕石可以直接撞擊月面,不會因為與大氣摩擦生熱而燃燒掉,環形山因此而形成。

  • 4 # 東北山炮2

    都是啥咖在悠?一會月亮最亮,一會月亮最圓,這會又悠大氣層老厚了,嗯天上衛星為啥不下來?都有電池翅膀的緣故…

  • 5 # 妙義HX

    月球是地球自帶的,純自然的。所以用人的思維去想永遠都想不出結果的,因為老天可能少給了人類思維上需要的某一種東西,再進化N年吧,也許就搞懂了。

  • 6 # 海螺008

    大氣層厚度

    大氣層沒有一個清晰的界限,越往上越稀薄,但是一般認為大氣層厚3萬m,即30公里。因為98%的空氣質量在3萬米以下。

    但是,3萬米之上還是有大氣的。臭氧層的位置大約在2.5~5萬米。電離層在5萬米之上。

    如果把這些稀薄的空氣也算大氣層,則地球大氣層厚度超過100公里。

    不過,地月距離是38萬公里,注意是萬公里,不是公里。所以月球運動沒有空氣阻力。

    飛機的大氣層

    民航飛機的飛行高度大約是1.2萬米左右(中短程航班的飛行高度一般在6000m以上,1萬米以下),因為進入平流層,飛行平穩。但是專門設計的戰鬥機升限大約2.2萬米。著名的黑鳥SR71偵察機,升限達到3萬米。

    衛星的大氣層

    衛星飛行高度大於飛機,它要在稠密大氣層以外,否則空氣阻力就會讓它減速掉下來。

    地球同步軌道是3.6萬公里,注意是公里,不是米。這幾乎就是最遠的衛星軌道了。多數衛星軌道都比較近,近地軌道的衛星更多,發射成本低啊。

    近地軌道沒有嚴格定義,一般是指2000公里以下。近地軌道衛星還是有空氣阻力的,時不時需要做動力調整。

    洲際導彈的大氣層

    洲際導彈,或者中遠端彈道導彈,都是飛出大氣層,然後在大氣層外飛行一段,距離地面約1000多公里高度,然後再入大氣層。一般再入大氣層是從海平面以上100公里的位置開始計算,這時已經有空氣阻力。

    我們的東風21d中程導彈,走的是錢學森彈道,這種彈道的特點就是利用了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空氣阻力漂移起來,滑行一段距離,這個位置距離地面約60、70公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瑪電動車遙控器旁邊那兩個按是幹嘛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