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碩彥俊秀

    這個問題不知道是不是問錯了,諾貝爾獎項中沒有設立數學獎,自然不會有很多數學家中獎了。

    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

    諾貝爾生前的確擁有Bofors (卜福斯)公司。此公司擁有350年曆史,此前主要生產鋼鐵。諾貝爾擁有Bofors後把公司主要產品方向改為生產軍工產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公司多項產品曾授權多國生產,並受軍隊廣泛好評。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鉅額財富。

    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即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其中炸藥為最為出名的一項。人造元素鍩(Nobelium)就是以諾貝爾命名的。

    其中,我們發現五大獎項中唯獨沒有數學獎,這是為什麼呢?傳說有3種原因,第一個是因為當時的諾貝爾極具天賦,他的發明很少用到高階的資料知識,當時的化學領域研究也很少用到高等數學,數學在化學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在他去世以後,所以,可能是諾貝爾沒有看到數學在未來的重要作用吧。第二個是當時數學領域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獎項,那就是斯堪的那維亞獎,所以,他可能覺得沒必要再設數學獎了。第三個可能是和諾貝爾的愛情有關,他的女友和一位叫萊弗樂的數學傢俬下交往並私奔了,所以引起他對數學家的恨,可能因為這個而不設計數學獎。可能也有其他原因,我們不得而知,只是根據諾貝爾的過往和當年的環境做出猜測。

  • 2 # 一夢如真

    首先要說明的是,諾貝爾獎沒有設立數學獎。但是,諾貝爾獎的得主們,是可以有數學家的身份的,比如以下幾位:

    1、馬克斯·波昂,1954年,因“在量子力學領域的基礎研究,特別是他對波函式的統計解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波昂在哥廷根大學攻讀博士的時候,跟著當時最牛三位數學家——希爾伯特、閔可夫斯基、克萊因——學習過數學。後來拿的學位也是數學博士學位。

    2、約翰·波普,1985年,因“發展了量子化學中的計算方法”獲諾貝爾化學獎獎。雖然波普一般被認為是理論化學家,但波普自認為自己首先是個數學家,然後才是化學家。實際上,波普博士拿的是數學學位,畢業後,還在劍橋大學數學系當過一段時間講師,自己的化學研究也用到非常高階的數學方法。

    3、約翰·納什,1994年,因“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獎。 納什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家,得諾貝爾獎的博弈論,雖然在經濟領域應用較多,但也被認為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另外,納什在他27歲時的一個微分幾何的成果,也被認為是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級別的成果。憑藉微分幾何的貢獻,納什在2015年獲得過數學三大獎之一的阿貝爾獎。

    4、阿蘭·柯馬克,1979年,因“創立計算機X射線斷層成像(CT)的數學理論”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柯馬克的主業是物理,然後在與一家醫院的合作專案中,將其遇到的問題轉化為了一個數學問題,並寫成了論文。論文中完全沒提到CT什麼的。後來,人們開始研究CT的工作原理,發現幾十年前柯馬克的這篇論文已經建立起了數學的理論框架。

    5、帕特蘭·羅素,1950年,因“表彰他所寫的捍衛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獲諾貝爾文學獎。 用“不想拿文學獎的數學家不是好的哲學家”這句話來描述羅素是再好不過了。羅素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是第一部試圖形式化所有數學的專著。而他提出的“羅素悖論”引發了數學界對數學理論底層更加深刻的討論。羅素還是上個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和另外幾位哲學大咖一起創立了分析哲學。另外,他的一部《婚姻與道德》幫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6、萊納斯·鮑林,1962年,因“反對核彈在地面測試的行動”獲諾貝爾和平獎獎。他在1957年獲得過費馬數學獎章(Pierre Fermat Medal in Mathematics)。鮑林的獲獎是“300年內僅有6次頒獎中的一次”。他先在1954年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然後在196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在這裡,我們刨去獲獎與數學關係不大的文學獎與和平獎,會發現,數學在物理、化學、醫學、經濟、社會等學科的發展上是有著基礎性、決定性的作用的。伽利略說過:“大自然,這部偉大的書,是用數學語言寫成的。”數學是一套純粹的邏輯系統。不管我們是否懂得、是否發現,它一直存在。數學是宇宙的最底層邏輯。你、我,我們都是數學的產物,我們的各種活動只是在實踐數學上的可能性而已——我們,就是數學的一部分。

    回顧科學發展的歷史,就會發現,物理學、天文學、力學的任何重大發展無不與數學的進步息息相關。比如,牛頓力學,特別是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依賴於微積分創立;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以黎曼幾何為其基礎。著名數學家黎曼曾經指出:“只有在微積分創立之後,物理才發展成為一門真正意義下的科學。”華為的任正非在某次接受媒體的採訪時,訪談中27次提到了數學,並且表示等自己退休後要找一個好大學,好好地學一學數學。他還談到了數學對於華為的重要性,比如P30手機的照相功能依靠數學公式的分解與還原,華為終端每三個月換一代得益於數學家的貢獻,甚至連華為的5G標準也源於十多年前土耳其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越南和柬埔寨哪裡好玩,選擇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