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茶館跑堂
-
2 # 悠然品茶
關於 【洗茶】 這個問題存在許多爭議。不同觀點如下。1. 綠茶,紅茶不用 【洗茶】。原因: ① 第一泡有效成分最多。茶多酚,氨基酸,維生素群,不但對健康有益,而且盡顯茶湯美味。並且氨基酸,維生素C等有益物質在幾十秒內,就會溶出50%以上。倒掉這些茶中精華,實為可惜。2.擔心農殘。其實,農藥是很難溶於水的。並且中國現在90%以上的茶葉(正規廠家生產)都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3.【洗茶】 是在假設有汙染的前提下產生的。●中國在生產力落後的年代,確實被外國報道過:中國茶農用腳揉茶的照片,而宣揚飲用中國茶不衛生。●近二三十年,中國茶企業基本實現機械化。不僅茶葉品質達到國家規定標準,而且在2007年,茶葉質量被列為QS認證管理監控體系,加強對茶葉質量的監管。因為茶葉屬食品飲料,是入口的東西。4.農殘現狀。中國早在60~70直至80年代初,是存在農殘問題,那時以臺地茶為多,為了生長快,許多使用農藥。現如今大不一樣,中國的有機茶園,古樹茶園,高山茶園面積佔全國茶園總面積的90%以上,這些茶園生產的茶,是完全自然生態的環境,完全沒有必要施入農藥。5.不洗茶不用糾結。因為如果茶葉中有灰塵顆粒物,也不會進入口中,而是隨著茶葉沉澱在杯底,最後隨剩茶一起倒掉了。結束語: 關於洗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茶的種類品種,茶的老嫩,茶的形狀等因素來決定。個人推薦: 不發酵茶不洗,輕發酵茶不洗,發酵茶稍微洗一下即可。(僅供參考,歡迎評論指正。)
-
3 # 茗嘴
大多數喝茶的人,在泡茶之前都一個習慣就是“洗茶”。“洗茶”這個詞始於北宋,從字面理解,即沖洗茶葉。具體操作起來,便是用沸水淋洗杯碗中的茶葉,輕搖幾次後,迅速出水。有去除雜質、醒發茶葉、滋潤茶葉的效能。
然而洗茶在綠茶沖泡中一直存在爭議,綠茶需要洗茶嗎?
一般來說,綠茶是泡兩三次就沒有味道了,而且綠茶是少雜質的茶。現代人都習慣了“洗洗再吃”這種生活方式,所以在沖泡綠茶的時候可以用溫水迅速淋洗一下,能讓人感到舒服一些,喝起來或許會更好喝。
當然,以上是對於初學者茶客或者是不經常飲茶的人來說。如果是對於綠茶比較熟悉的朋友,則需要根據對茶葉的理解,綠茶的細嫩程度來決定洗不洗茶了。
一般來說,對於嫩度高的綠茶,洗茶後會加速有效成分的浸出,影響有效成分的浸出比例,從而導致茶葉滋味品質的下降。所以,嫩度高的綠茶不建議洗茶。
總的來說,推薦短時間的淋洗綠茶,先安心了才能喝得舒心~
回覆列表
洗茶,這個詞,用在茶葉的沖泡過程中有點不對。喝茶,主要是喝茶葉的浸出物質,也就是茶湯,那麼,為了乾淨衛生來洗茶的,應該沒有太大的必要,除非,求個心理安慰尚可說得過去。因為,茶業行業中有個共識,那就是乾淨的茶不用洗,髒的茶,怎麼洗也洗不乾淨。所以,在喝茶過程中,“洗茶”一說,很業餘。
但是,對於鐵觀音茶來說,因為鐵觀音茶,除了品味茶湯的滋味以外,還要品味茶葉的“觀音韻”,也就是香氣。所以,在鐵觀音茶的沖泡演繹過程中,需要把團狀的圓顆粒茶,儘可能地一次性全部把葉子舒展開來,使團封在團狀顆粒茶的芳香物質同時沖泡出來,隨著水蒸氣一起飄逸到空氣中讓人聞到最濃厚的香氣,感受茶葉的韻味……這個時候,首先,要把乾硬的團狀茶顆粒變軟,但是不能舒展開,為了使下一步沸騰的水可以一次性全部使茶葉舒展開。因此,第一道水,快速出湯,使茶葉團不至於展開,但是又吸收了水分,茶團顆粒全部溼潤變柔軟,第二道,就可以達到香氣同時溢位。這一道工序,業界稱為“敬陸羽”或者“敬茶神”。而不叫洗茶。
說回綠茶,綠茶在製作過程過程中,細胞膜沒有破碎,細胞汁基本上都隨著細胞的失水變幹而凝固在細胞裡。因此,在沖泡過程中,茶汁比較難溶解進水裡,這樣,第一泡衝出來的茶湯不夠味。而且,茶湯的滋味也顯得寡味。為了使茶湯好喝一點,第一道水,應該挺久一會,然後倒掉。稍微捂一下衝泡碗,使茶葉的細胞浸潤滿水,內含物得到充分溶解。這樣,第二泡就有韻味。這個第一道倒掉的水,稱之為“醒茶”。意思是喚醒茶葉的意思,而不是“洗茶”。
當然,人們都習慣了進口的東西,在入口前,洗洗,這種習慣按道理來說,是非常值得稱道的,畢竟,所有的保健衛生知識裡,都倡導洗洗再吃(喝)。這是人們自身的健康意識的提高,而行成的良好習慣。所以,為了讓人感覺舒服,第一道茶倒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茶葉喝之前洗不洗,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喝茶喝得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