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上三竿尤在眠

    通常說法是王勃26歲寫的,但也有一說他是14歲寫的,古人都是少年成才,想起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因戰功受封冠軍侯,王勃14歲寫滕王閣序也不是不可能。

  • 2 # 浪裡格朗呀看影片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滕王李元嬰宴請當時明賢,宴群僚於閣上,王勃省父過此,即席而作。

    不過按史料記載 咸亨三年(672),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 又過兩三年他南下探親,但是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7。 所以按照推論(個人觀點)應該是24-26歲之間。

  • 3 # 大先生的故紙堆

    王勃是“初唐四傑”,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被後人傳送,而《滕王閣序》更是奉為經典。只不過,天妒英才,王勃雖然才高八斗,但也像年紀輕輕也經歷了官場的沉浮,上元三年,公元676年,他自交趾,也就是越南探望父親返回途中,不幸溺水,隨後驚悸而死。

    都說王勃的《滕王閣序》是在他十三四歲時寫成的。這種說法恐怕有誤,能傳出來如此結論,可能還是對於王勃英年早逝的惋惜,所以估計會抬高他的一些人生經歷,為他的文學造詣度上一層金吧。

    關於王勃寫《滕王閣序》的年齡,我們不妨聽聽毛澤東主席的評語。主席非常推崇這位唐代文學家,在一篇千字的長文中,首先他也考證了王勃另一篇《秋日楚州郝司戶宅餞崔使君序》的寫作時間。

    他認為,王勃此文“是去交趾路上作的,地在淮南,或是壽州,或是江都。時在上元二年,勃應有二十三四了”。而後面也提到了王勃作《滕王閣序》時的年齡,“應是二十四、五、六”,所以,並不是像有些人說的是那樣,王勃在十三四歲就寫出瞭如此大作,當然,一個剛剛不滿三十歲的青年才俊,就能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千古名句,也是值得我們讚歎和敬仰的。

    唐高宗讀完《滕王閣序》不禁感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

    唐高宗急切地問,王勃,他人在哪裡?快讓他速來見我。

    而早已知道真相的太監只能悻悻地稟告皇帝:“王勃已落水而亡。”

    有的時候,人生就是如此。一旦錯過了,也就真的錯過了。

  • 4 # 因特理臻

    應該是26歲吧,因為寫完了這首詩後去廣西搭船去交趾就溺死了,越南有王勃墓,因為父親流放在交趾就葬在那裡了。不像柳州柳宗元死後運回北方。廣西越南是流放地窮山惡水溼熱瘴氣,不是隨隨便便去得了的。他完全低估了廣西惡劣天氣,還敢去交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洗掉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