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兩個書畫家的字組合在一起
13
回覆列表
  • 1 # 花無邪

    首先我要說聲抱歉,雖然我也喜歡書法,曾經練習過毛筆字,但是我依然是門外漢。並不懂怎麼欣賞作品。

    你的字寫的非常好,反正比我寫的好看多了。但是要我說到底有多好?有多少藝術性?我也說不出來,即使蘭亭序給我看,我也看不出門道來。

  • 2 # 氣質叔歷史觀

    起筆偏差,後來漸入佳境,前面幾個字和後面有些差距,無論是筋還是味道,都稍顯不足,不過這字有可見功底,個人眼拙,看不出大師手法,不過也偏屬上乘,我也練書法,自愧不如。

  • 3 # 東望長安1

    學米芾字,當先學王羲之。學王對法度的把握,學王的筆法筆勢。等有了一定基礎,再學米南宮。米字看似狂放縱橫恣意,實際字字皆循法度。筆法上畫頭是楷書後面就成了狂放。法度是什麼,通俗說就是漢字結構中筆畫的位置與角度。學米之人,若不從根本學起,是為有樹葉而無樹身。說到這裡再說這副字,不太行。

  • 4 # 麓風軒

    此幅是臨摹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的《丹陽帖》習作,字勢跌宕,用筆嫻熟,牽絲顯露,出鋒銳利,已經初具米芾書風味道,在精準方面還有所欠缺。

    米芾的行書典型風格在於用筆老辣,在行筆過程中不斷調整筆鋒,以形成八面出鋒之勢,這是後人最難領悟的。選取幾個字進行說明:

    如臨作的“請”字,這個字的臨寫很平庸,注意原帖首點的方向、入鋒與出鋒,有一個運筆的過程非常精到;再如牽絲連帶以及右邊橫畫的筆鋒、筆力,提按變化非常明顯。

    如“來”字,臨作有點拖泥帶水,筆力不夠勁健。原作三橫的方向各異,豎畫斬釘切鐵,具有典型的八面出鋒效果。

    “斛”字在這裡非常難把握,注意體會每一筆都彷彿是拉緊的一張弓,這正是米芾筆力所在。而最後一豎,將繃緊的弦全力送出。

    《丹陽帖》系米芾“翰牘九帖”之一,此尺牘追求以二王為代表的晉人書札作風。文字較少,顯得淨潔可愛。附原帖,可以自行對比。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 5 # 墨寶

    您臨寫米芾臨寫的很好,整體的把握也非常的不錯!這是我臨寫的,比原帖稍大一點,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最近臨寫米芾,無暇答題,還請各位大家給予批評指正

    這是臨寫董其昌的作品

    寫的不好,大家勿怪

  • 6 # 翰墨書道

    米芾的《丹陽帖》是一幅頗具二王書札風格的作品。作品字字雖然不相連築,卻奇正相生,字字意連,用筆輕重緩急虛實變化無窮,點畫乾淨利落,筆墨充實,真氣瀰漫。雖然是行書書法,用筆有楷書筆法之意。“載”字土字頭中豎畫的連帶部分略顯多餘。

    題主所附臨摹習作,頗具功夫,顯然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不揣淺陋,談談自己的看法。看第一個《丹》字,這個字臨摹還是比較到位,就是橫畫的起筆部分和原帖相比較略顯不夠乾淨利落。米字的豎鉤有些薄弱,最後一筆雖然和原帖形態不一樣,但有《集王聖教序》中點畫的影子,寫的非常紮實,沉厚有力。“貴”字略顯的不夠遒勁健實。

    “斛來”二字“斛”字最後豎筆取勢與原帖差別較大,偏於垂直了,失去了原帖“斛”字上和合下開的取勢方法,雖然在寫“來”的豎鉤時做了補救,從“米百斛來”幾個字的貫氣上看與原帖比較弱了許多,而且也造成了“來”字的貫氣方式與原帖不一致,有些不倫不類。要知道米芾書法的行氣由於其技巧的高超,多為一氣呵成,形斷勢連,在臨摹當中,如果一字取勢和原帖不一致,就可能使得現在一行的取勢或行氣斷裂開來。

    “玉”字的起筆不夠含蓄,直接落筆入紙了。原帖起筆有頓後調峰右行筆意,故較厚實。

    “架”字點畫形態不準。筆畫較弱且線條沒有原帖遒健有力。“何如”二字寫得過大了。原帖這兩個字明顯是從二王法帖中直接搬運過來的

    原帖釋文:丹陽米甚貴,請一航載米百斛來,換玉筆架,如何早一報,恐他人先。芾頓首。

  • 7 # 黨培書法篆刻

    從古到今聽說的兩個或者多個書法家在同一張紙上的共同創作的事情不多見,你們這一幅作品蠻有創意的,也許在這個創新的社會也未嘗不可,一個行書加一個隸書,使這幅作品整體上並沒有太大的違和感,還算挺不錯的,印章有點點多,自己的一些看法,請指正,謝謝

  • 8 # 海岱山夫

    《星光大道》!

    舞蹈最好的和唱歌最好的,只能爭一個冠軍!

    《舍》哪個?《得》哪個?

  • 9 # 山草堂1

    兩個書法家,是可以共同創作一幅作品的。不同的書體,也可以擺佈在一起。但要遵循章法佈局規律,符合審美原則,做到主次分明,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一幅有美感的作品。此作文字內容上看是組成一幅作品,其實創作形式上是兩件作品。兩個書家創作一幅,應在內容形式、章法佈局上力求做到和諧統一。如此,方是佳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辣炒年糕裡的甜不辣和韓式辣椒醬可不可以用番茄醬和辣椒麵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