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陌如世
-
2 # 魯中居士
育人沒有什麼準則,這不能類似於標準化工業生產產品。若非要強調標準的話,不如改稱目標妥當一些。這個目標就是"橫渠四句"。
-
3 # 春江帆影491
每代人都會把培養後代作為責任義務,相信天大地大,不如孩子事大,因繼世未來就在他們身上;教育有規則,是基於先祖先賢希望與當代人職責和對代代寄望,就現實而言,有建國以來堅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的教育方針,小學到大學的行為準則,教學大綱和高考考綱,都在規範之中,。這些都是現實社會對下代培養與將來下代的希望,總結吸取了培養孩子的成果智慧並不斷更替沿革;至於孔子,其成書及形式就說明了一切。
-
4 # 何處是家鄉
在我看來,育人沒有一定的標準。或者這麼說更準確一些,育人主要看沒有成為什麼,而不是成為什麼。
我的意思就是,作為父母老師長輩,主要幫助孩子晚輩不要行成一些不利的行為習慣與個性特點,至於需要孩子們行成什麼必須具有的習慣與個性,我覺得沒有,這要看每個孩子的特點而定。
我也是一名父親,對於自己的孩子,我最希望的就是能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敢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假如我成功了,那麼就可以放心讓孩子自己去迎接自己的人生。
從始至終,我都認為,成功的父母就是可以儘早放心讓孩子自己迎接自己人生的父母。然而,每個人想法是不同的,標準也不同,怎麼才算“放心”也是不一樣的。
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樣的,不論我們為孩子準備什麼,人生道路終歸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去走的,各種危險和問題也需要他們自己面對,各種誘惑和抉擇,也需要他們自己去判斷。再說,社會變化太快了,如此高速的變化之下,父母曾經有的那些經驗,基本上起不到多少指導作用,需要孩子自己去重新觀察、感受與總結。任何具體的經驗都是有實效性的,即使我們自己不承認也是不行的,我們人類的經驗的確跟不上時代的變化速度。唯一可行的,就是每個人自己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每當遇到需要選擇的時候,自己分析情況,自己選擇辦法面對。這是當前實際情況,任何人沒有辦法解決。
要說與儒家思想的區別,那就比較大了。儒家最講究的就是“禮”,也就是制度固化。在我看來,這在當前是最要不得的東西了。
比如家庭觀念,曾經的經驗基本上已經要不得,家庭觀念越來越淡漠,親情不是不重要,而是想要重視也無法重視了。一家人天南海北的生活是隨處可見的事,想要照顧老人,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能給錢,已經是很不容易的,常回家看看,真的很難做到。
在儒家看來,家庭是社會組成的單元,甚至是最小單元,每個人都必須融入某一個家庭中。可現在,個體才是社會最小的組成單元,每個人以自身對社會行為與負責。這就是時代變化帶來的不同情況。所以我才把“獨立思考”和“獨立負責”提高到父母教育成功的高度來看待。
-
5 # 長風浩蕩
當然有。
育人,本質是成全。成全其生機生氣,培養其自強不息與自立獨立(這說的是獨立的安身立命,不是標榜獨立思考的賣筆鬻言)。
育人,不是培養自己或其它什麼東西的腦殘粉,不是培養可收智商稅的韭菜。
育人,教的是必然以及必然之處,不是教除了自己、其它一切都予以反對的槓精。
-
6 # 全峰山
百年樹人說明教育是永遠的系統工程!行為標準向來就未缺過,只是施行的難度而已,如果意識形態是″誠信、向善、德美″,在任何的競爭條件下都會獨樹一幟!
中國的教育方針方法,是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的,九年義務教育就是”有教無類″的施教方式;″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針是符合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大勢,聯通、競爭、高科技、發展等就成了必須面對的現實;而儒家教育的核心是″內在修為、外在修身″的″唯學治國方略;儒家時代是華人農耕、自立的大中華,而並非移民國,所以治國平天下,就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
總之,現代的育人行為標準既吸收了傳統,又要符合全球競爭的要求,這就是不同且區別於儒家教育的根本所在。(個人主編)
-
7 # 生命力提升
當然了這個是必然的。儒家思想十個字就是育人準則《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廉恥》。不困社會如何發展這都是人的教育思想方法。否則就會造成人與禽獸越來越近了。
-
8 # 陳光勝179
辛棄疾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我支援。誰都想不惜血本的培養自已的子女,讓下一代能夠出人頭地,有造就,有智慧,能夠活的好,能夠有房有車有存款。達到孫權的境界,祖墳冒青煙了!哈哈!我達不到,你達不到,總有人達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盼著吧!
回覆列表
我認為有,幾點吧,一,做誠實的人。二,做正直的人。三,做真實的人。四,不為私利傷害別人。五有了錯誤要承認並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