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聯邦伯爵

    因為侵略小國沒有什麼意義,獲得不了多少領土和利益。而大國一旦打敗,就少了一個勁敵,還能佔領大片國土,獲得許多利益和好處。比如二戰中的法蘭西戰役,德軍就獲得了大片國土,大筆的賠款,大量的物資,還有轟炸英國的前進基地。

  • 2 # 遠方也許是憂傷

    兩次世界大戰是因為經濟衰退要透過掠奪他國資源才能轉移國內矛盾。不然執政黨會被趕下臺。打仗當然是找軟柿子捏,然後小弟找大哥幫忙,這麼一幫忙就變成了世界大戰了。

    就這麼簡單。

  • 3 # 天天種豆子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流血的政治。

    首先需要指出1個事實:18世紀末以後,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民族主義思潮已經十分普遍了,而因為歐洲地理和歷史的原因,碎片化的民族分佈導致了碎片化的民族國家建國需求。

    一戰之前,其實歐洲還是不那麼碎片化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在俾斯麥的精妙操作下完成了統一整合,奧匈帝國的哈布斯堡家族更是政治聯姻集大成者,法國更是很早便統一,義大利在加里波第遠征後也成為一個整體,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之間僅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三個小國。而其他小型國家如荷蘭比利時丹麥等都屬於英國的勢力範圍,配合英國進行“離岸平衡”,所以都留存下來了。瑞士武裝中立,特殊一點。

    但是民族主義風潮愈演愈烈,被德奧俄三國瓜分的波蘭土地上的波蘭人在反抗,被奧匈帝國壓制的捷克、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一部分羅馬尼亞都有民族主義分子在行動。同時,歐洲地形造成了歐洲大陸上的強國普遍體量相近,在英國離岸平衡手的操作下,基本不存在一國碾壓其他所有國家的情況。

    於是一戰過後各國元氣大傷,戰敗國德國和奧匈帝國被肢解,分裂成若干小國,奧斯曼土耳其也內部分裂。戰勝國境內的民族主義運動也提高了統治成本,如果再吞併小國,成本將會非常高。所以英法等戰勝國選擇了與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小國結盟,俄國經歷革命後釋放出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建立緩衝區的方式來保證自己的安全。

    於是一戰後,Continental小國明顯增多了,而一戰時,根本沒有多少小國讓侵略國去侵略。

    到了二戰時期,其實前期德國還是在執行吞併小國的策略。德國需要擴張戰略縱深,需要新獲得的土地上的資源和人口。

    德意志第三帝國結盟義大利,吞併蘇臺德,聯合奧地利,閃擊波蘭,完成了第一輪擴張,然後跟宣戰後的英法對攻,拿下了法國。這個時候德國,甚至是蘇聯,都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不像英國那樣注重對小國的控制而不是直接統治。這跟它們同屬大陸型國家的特性是有關的。

    在這個時期,戰爭機器開動後,就需要源源不斷的補給來維持部隊行動和對佔領區的管理,這就像一個吞噬國力的黑洞。久攻英國不下的德國鋌而走險雙線作戰,試圖打通到高加索山的通道,獲取石油。這個時候,德國已經意識到直接控制的代價太高昂,於是學起了英國扶持代理人,利用傀儡國完成自己的目標。

    其實,在資本主義發達的歐洲,那些強國都慢慢明白了一個道理:佔領覺醒的民族國家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激起當地人的反抗和仇恨。反而是扶植傀儡政府間接控制關鍵產業鏈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對付弱國,外交恐嚇基本上能使其就範;對付強國,談不攏的時候再打一仗,打完再談。注意,這裡的跟強國打一仗不是侵略,而是迫使對方接受自己的條件,比如德國擊敗法國後建立維希法國傀儡政府,打擊蘇聯的目標是獲取高加索的石油,而跟蘇聯作戰時進攻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和博羅季諾都是打擊蘇聯軍民信心的手段,不是單純為了土地。

    二戰之後,美國找到了一條最高效的模式:建立全球貿易系統。利用這個系統,美國輕鬆地獲得了全世界提供的廉價原材料,美國盟友分得紅利並支援美國製定的規則,無須發動大型戰爭,僅僅靠規則或必要的暗殺或煽動行動就能達成目標,不可謂不高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是木化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