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芳說芳語

    當其兩軍決鬥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悽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悲,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其感人如……

    ——題記

    不是第一次聽《十面埋伏》這首琵琶曲了,然而此次在課堂上聽來依舊感觸良深。十分喜歡琵琶這種樂器,喜歡它高音的清脆、靈透,中音的柔和、明朗,低音的渾厚、堅實,或許也只有這種樂器,才能於那扣、抹、彈、掃的演奏中,將《十面埋伏》一曲的慷慨激昂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吧。而正是在那精妙的曲樂聲裡,我又一次徜徉於楚漢之爭那副磅礴的歷史畫卷裡。

    從曲首的“列陣”到曲末的“得勝回營”,從曲中的短兵相接,刀槍劍影到末尾的向王兵敗,悽切悲壯,從先前的鼓聲震天到其後的低沉悲切,處處都能扣人心絃。“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這首內容壯麗輝煌,風格雄偉奇特,氣勢雄偉激昂,藝術形象鮮明的琵琶曲裡,於那刀槍林立的節奏中,我放佛聽到哀怨的 “楚歌聲” ,英雄末路的項羽發出“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 ,而更多的卻只能被淹沒在垓下那場殘酷的戰爭裡,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問喜歡她的原因,該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