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龔自珍己亥雜詩共有315首。 己亥,是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法來標記的年月,在本詩中它其實就是一八三九年。這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後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寫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詩,並總命名為《己亥雜詩》。它是近代著名的大型組詩,以詩人的一生經歷為主線,述寫其平生出處、著述、交遊等,題材廣泛;或記事,或抒情內容複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時弊,表達其反對侵略、呼喚變革的思想和對未來的憧憬。風格是雄奇與哀豔並存。本文就談談龔自珍《己亥雜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生產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 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例如《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三首,“不論鐵鹽不愁河,獨倚東南涕淚多。國賦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生產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再如《己亥雜詩》中第八七首,“故人懷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勳。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表達詩人對禁菸鬥爭的關注,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龔自珍是中國改良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經進入“衰世”,是“日之將夕”;他批判封建統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會沒落趨勢、呼喚改革風雷的風氣。《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此詩揭露社會弊病,抨擊官僚制度,表現作者火一樣的熱情,給人以鼓舞和激發。他們對死氣沉沉的社會。砰然一擊,驚醒很多世人的沉夢,促使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擊專制統治的同時,還表達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個性解放。《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過鎮江時為道士們所撰寫的祭玉皇大帝與風神、風雷的“青詞”。作者借題發揮,以祈禱天神的口吻,呼喚風雷般的變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縛思想、扼殺人材多造成的死氣沉沉的局面,表達作者解放人材,變革社會,振興國家的願望。 在詩歌的藝術上,龔自珍自稱“莊騷兩靈魂,盤踞肝腸深”,其詩歌多用象徵隱喻,具有浪漫主義風格色彩、構思神奇、想象豐富、奇特,文辭魁瑋,接受莊子和屈原的影響較大,其中貫穿一種詩人獨有的凌厲剽悍之氣,譚獻的《復堂日記》說其詩:“以霸氣行之”,因而其詩晶光外射,飛動鬱勃,富有力度。是對古代理想化詩歌藝術的總結與發展。 龔自珍《己亥雜詩》多用象徵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意象手法創景抒情。例如《己亥雜詩》中第五首,“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作者從小就在北京讀書,又在北京考中進士做官,北京是他的第二故鄉,是他的理想所在。現在,他被迫離京,心情是多麼複雜呀!黃昏日落的慘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遙遠距離,使他的離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詩的後兩句,詩人將筆鋒一轉,即景抒情,表達了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多麼新奇的詩句。在古人眼裡,凋謝飄零的落紅,總是引起嘆息和傷感的“無情物”;然而作者卻看到它有情的、積極有為的一面,用來比喻辭官歸隱的自己,表現一種不甘自棄、繼續奮鬥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場後仍然為國家、為民族貢獻自己的一切。再如《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傑出人物的湧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闢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己亥雜詩(315首)(清·龔自珍)全部內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希臘神話中神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