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略論
-
2 # 職場前沿思維喬春雨
首先說下二戰後期的德國確實經濟和軍事都受到不同程度破壞,但絕對不是窮途末路。
德國的經濟不和我們大家的想象那樣,特別和日本的全民軍事化對比,完全不同。德國在蘇聯戰場大規模後退的時候,國內的工業生產仍然不緊不慢,甚至沒有夜班。直到兵臨城下的時候,希特勒才將軍事化管理放入工業,三班倒100%開放軍事機器。
不僅如此,德國大轟炸對德國工業破壞不大,據美軍轟炸司令部的估計,轟炸的結果全德國鋼鐵生產能力遭到破壞的只有6%,西德達12%。煤礦減產2%,焦炭4%,機器製造15%。金屬加工機床被破壞達6.5%。
1945年12月12日伯思斯坦上校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一個小組上報告說:“德國工業75%安然無惹,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很容易恢復的。”當然這也是德國二戰後恢復迅速的原因之一。
另外最關鍵的,德國的科技一直沒有停滯過,比如1944年9月8日,德國向英國發射了第一枚V-2火箭,火箭在英國首都倫敦市區爆炸,在英國引起極大的恐慌。
這個一度讓英國科技部門晃了手腳,他們全心投入研究德國火箭,它的軌道,攻擊目標,時間規律等等,猶如英國想破譯德國密碼一樣。但一無所獲。因為德國也是隨機發射,他們沒有精確打擊的能力,但這種新式武器也代表德國末期的經濟和科學領先優勢。
從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國共發射了3745枚V-2導彈,其中有1115枚落在英國本土,其他數枚導彈落在歐洲多個國家,V-2火箭威力巨大。
戰爭的走向永遠不光是用經濟和科技來決定,還有民族,精神,正義等等其它至關重要的東西,否則抗日戰爭很快就分出勝負了,歷史巨輪不會倒置。
-
3 # 重大現場
當蘇聯攻克柏林之時,德國法西斯的未日也就到了,再堅持作戰已經不可能了,事實,在1945年3月份,德國就已經真正的戰敗了,當時盟軍已經從東西兩線攻入德國,再無什麼阻撓可言了,德軍已經喪失了許多重要的地區,剩餘的地區真沒什麼了,到柏林戰術結束時,雖然看似德軍還控制一定的區域,但是這個區域已經大大壓縮。
實際也已經沒有本錢再繼續打下去了。如果我們看一下戰後的回憶錄的話,自然會發現到了,大多數德國軍工產品的生產記錄都止於1945年3月,4月和5月幾乎就沒有什麼生產記錄可言,也就是說,德國的軍事工業到了1945年3月是最後一個月,隨後就完全崩潰了。
柏林戰役,實際上德軍只是依靠自己的裝備儲備來進行了一場戰役,最後消耗掉德華人的有生力量的戰鬥。即便柏林戰役結束時,德軍在其他地區依然要維持著相當數量的軍隊,在帳面數值上相當可觀,可是質量已經嚴重不足,嚴重缺少重型裝備等等,人員素質已經嚴重下降,實際上濫竽充數的問題相當嚴重。
相比之下,盟軍這是兵強馬壯,正處於全盛之時。也就是說,即便在柏林戰役之後,德軍依然拒絕投降,那麼德國的覆滅也只是時間問題,速度快慢不是由德華人來決定,而是由盟軍的推進速度來決定的。
-
4 # 掌上三言兩語
柏林被攻克就意味著第三帝國的滅亡,因為納粹德國已經沒有了戰爭資源,無謂的抵抗也只是苟延殘喘,所以柏林保衛戰是雙方力量極其不對稱的戰役。西線有英美為首的盟軍,東邊有如狼似虎的百萬蘇軍。即使蘇軍沒有拿下柏林,盟軍也會毫無懸念的攻陷德國全境。1945年5月納粹德國的覆亡,是幾個大國政治軍事博弈的必然結果,如果此時德國要起死回生,除非有外星人的神幫助。
回覆列表
早在1945月2月柏林還未被蘇軍攻佔之時,德國的軍工部長施佩爾在給希特勒的報告中就已經指出“戰爭已經失去”。報告中寫到,在西里西亞工業區被蘇軍佔領後,德國所能生產的煤只有1944年的1/4,鋼只等於1/6,德國的軍事工業已經徹底崩潰了,所有重要的工業區都已經被盟軍所佔領,工廠裡的煤只夠兩個星期之用,很快各條戰線上的德軍就會因為沒有彈藥而失去戰鬥力。
除了無法再大量的生產武器裝備外,即使是那些已經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也沒有足夠的汽油來使用它們了。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油田已經被蘇軍所佔領,那些合成燃料的工廠也被盟軍的戰略轟炸所摧毀,大部分的戰鬥機無法起飛作戰,被盟軍擊毀在機場上,許多裝甲師也由於沒有汽油而無法出動作戰。當巴頓的裝甲部隊突破德軍的萊茵河防線時,希特勒能夠調動的只是在修理廠的5門反坦克炮而已,德國已經一無所有了。
在希特勒自殺的前一天,在義大利的德軍就已經無條件向盟軍投降了,其他德軍的指揮官雖然還沒有明確表示出投降,不過都在等希特勒的死訊,在希特勒死後幾天後,德軍最高統帥部便命令所有在德國西北部以及南部的德軍停止抵抗,接受投降。幾乎就在柏林戰役結束的時刻,德國停止了所有的抵抗,無條件的投降了,如果希特勒早死幾天的話,戰爭還會結束的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