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uiki1
-
2 # 懶散叔叔
相聲是中國民間傳承下來的藝術形式,最早要追溯到漢朝的東方朔,傳統藝術講究的是正統傳承。相聲界從朱紹文先生開始,就是口傳心授、代代傳承,說相聲的只有拜入師門才能進相聲界的家譜,才算有了正式的身份,否則等同與旁門左道。
郭德綱的相聲是典型的劇場相聲,是在老北京“撂場子”混飯吃的,沒有名分根本無法在江湖上立足。這也是為什麼郭德綱師傅去世後,侯耀華要將郭德綱逐出師門,老郭一直不承認的原因。
曹雲金、何雲偉“叛逃”德雲社,卻一直不敢把中間的雲字去掉,為何?也是這個原因,誰也不想成為“孤魂野鬼”。
自古以來,華人都是講究出身的。就像現在,搞學術的哪個學校畢業很重要;演電影的“上戲”還是“北影”的也很重要;當然,筆者覺得自學成才、自成一派更可貴,但那談何容易啊!
-
3 # 娛樂巷子
老郭不拜師能行嗎?任何一個相聲演員都得要有名正言順的師承關係,這是相聲界的規矩。
不僅如此,在相聲界拜師時,還需要有引師、保師、代師,在拜師儀式舉行的當天,相聲界的親朋好友會一起過來祝賀師父收徒,同時也一起見證這一時刻。
在相聲界拜師對每一個相聲演員來說是既正式又很嚴肅的事情,如果沒有引、保、代的拜師在相聲界是不予承認的。
老郭前兩次進京,因為沒有師承關係,在相聲圈不受待見,處處碰壁,那時候老郭的生計都成了問題。正如老郭所說那時候想成為人家的狗人家都不要,可見沒有師承關係在相聲界寸步難行。
多次的碰壁給老郭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讓老郭深深認識到師承關係的重要性,所以老郭透過謙哥的引見叩拜相聲名家侯耀文先生為師。
-
4 # 使用者11905157991
問題描述細節有錯誤。郭德綱拜師侯耀文是2004年,他那時並不算很火,所以問題的前設是錯誤的。
郭德綱出名是在2003年左右,但是他不算很火,在當時來說“郭德綱”這三個字並不太值錢,他是有點名氣,但是這種名氣只限於相聲行業內部和一些曲藝愛好者之間。
在行業圈子確實有不少人知道郭德綱業務不錯,但也僅限於“不錯”而已,因為他沒有行業認可的身份,即便是後來自稱“恩師”的楊志剛,在當時也不願意承認有師徒關係。
所以郭德綱其實很尷尬,在2003年時德雲社的字號已經打出去,但是作為德雲班主的郭德綱卻是個海清,而且海清收徒弟也不被行業認可,那麼所謂的德雲社字號就是個笑話。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那麼為了德雲社能“成事”,郭德綱就必須拜師,而且必須要拜能師。張文順先生曾說過,如果把雲鶴九霄龍騰四海這八科都收滿,那麼德雲社將會改變整個行業,所以一定要找能力大的做師父,否則的話肯定會吃虧。
機緣巧合郭德綱結識了搭檔于謙,後來在於謙和石富寬的撮合下,郭德綱拜師侯耀文,這才算有了真正的相聲門戶,同時也意味著德雲社有了真正的傳承資格。
2004年郭德綱拜師,2007年侯耀文因病去世,總共時間不過四年,但這四年時間是郭德綱事業發展中最寶貴的四年,可以說沒有師父侯耀文先生,很可能就沒有後來能出名的郭德綱,也沒有現在的德雲社。
-
5 # 蕭陶
郭德綱不是當初非要拜師,而是一直想要拜師,只是沒人敢收。草根要想成名,就得有個靠山,郭德綱也不例外。當然,郭德綱要求也比較高。要麼不拜,要拜一定得拜個大咖。咖太小,成不了他的靠山。
郭德綱認識侯耀文其實挺晚的。準確地說應該是侯耀文認識郭德綱比較晚,郭德綱當然很早就認識侯耀文,可侯耀文並不認識他。2003年,郭德綱和于謙參加北京相聲小品邀請賽。郭德綱的乾爹廉春明擔任大賽的評委。據他說,當時侯耀文也是評委,但不認識郭德綱。廉春明破天荒地給了郭德綱一個超高分,侯耀文用疑惑的目光看了他一眼,這件事讓廉春明記了十來年。
郭德綱後來說拜侯耀文最早是于謙提出來的。對於拜師一事,起先侯耀文並沒鬆開,但他一直在觀察郭德綱。回到北京後,侯耀文讓郭德綱跟他去北京臺錄節目,隨後他們又一起去東北演出。但雙方都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
有一種說法稱侯耀文之所以收郭德綱,是因為他想借著郭德綱的力量抗衡李金斗的東城相聲俱樂部。無論這種說法是否靠譜,當時反對侯耀文收郭德綱的的確不少,其中就有侯耀文的徒弟。侯耀文最後力排眾議,決定收下郭德綱。郭德綱考核合格,這才鬆了一口氣。有了侯耀文這個靠山,郭德綱底氣真就足了。後來的事,就不用我多說了。
回覆列表
郭德綱自稱是非主流相聲演員,同時在他的作品裡多次說過相聲演員沒師承說的再好也不是幹這行的。所以必然要回到相聲行業講師承的就傳統當中去。這裡不對拜師與否做什麼好壞判斷,只是說作為一貫以抨擊所謂主流相聲的郭德綱也免不了給自己貼上相聲界固有的標籤,也免不了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