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幸,一汽豐田奕澤和廣汽豐田C-HR我都試駕過,所以我覺得我接下來說的要比那些沒有試駕過的“鍵盤俠”說得要更加靠譜,當然,每個人的駕駛習慣不同,所以帶給每個人的駕駛感受也會不同,我只說說奕澤給我的感受,如果和你的一樣,那十分榮幸;如果和你的駕駛感受不太一樣,那...您就當看個樂吧。
先說說我的駕駛習慣,我個人比較喜歡激烈的駕駛,當然不要求動力多麼澎湃,起碼得想有勁兒的時候別拖後腿,這一點,在高速超車的時候至關重要,平時跑高速多的朋友可能體會更深刻一點:高速超車,特別是超越那些大貨車的時候,如果你車輛的動力跟不上,其實是很危險的,最怕的就是超車的時候和大貨車並排的時間太長,一旦大貨車司機打個瞌睡,那你就很危險了...
額...好像有點兒跑偏,言歸正傳。
外觀、內飾這些東西就不囉嗦了,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在我眼裡好看,在你眼裡可能並不好看,所以直接來講重點:
1、動力性。奕澤的這臺2.0L發動機給我的感受,動力並不算強,如果想要更好的動力爆發,發動機轉速一定要踩到4000rpm以上才能夠感受到動力洶湧的輸出,這一點,試駕時陪駕教練也是認同的。好在,它在動力輸出的平順性上做的比較好,在轉速達到4000rpm之前的這段時間,並不會讓你感到動力存在太大的“真空期”。
2、操控性。TNGA架構帶來的最大好處,我覺得就是操控性的提升,包括第八代CAMRY在內,操控性我覺得都可以給個好評,如果沒記錯的話,奕澤的最小轉彎半徑應該是5.2m,過彎、調頭時,都能夠保持著不錯的靈敏性和精準性。
3、空間。我覺得對於奕澤,討論的熱點應該就是它的空間了,或者確切地講,應該是後排的乘坐體驗,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你:空間夠用,但是後排乘坐的壓抑感很強。車窗實在是太小了...好在,現在奕澤也推出了天窗版,也算是彌補了剛上市的時候全系都不配備天窗的遺憾,但是其實我還有一個疑惑: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這臺車的目標人群可能是那些剛結婚不太需要太大的後排空間的那部分人,或者是作為家裡的第二臺車,僅僅用作上下班代步。
所以,總結一下的話,就是:
很有幸,一汽豐田奕澤和廣汽豐田C-HR我都試駕過,所以我覺得我接下來說的要比那些沒有試駕過的“鍵盤俠”說得要更加靠譜,當然,每個人的駕駛習慣不同,所以帶給每個人的駕駛感受也會不同,我只說說奕澤給我的感受,如果和你的一樣,那十分榮幸;如果和你的駕駛感受不太一樣,那...您就當看個樂吧。
先說說我的駕駛習慣,我個人比較喜歡激烈的駕駛,當然不要求動力多麼澎湃,起碼得想有勁兒的時候別拖後腿,這一點,在高速超車的時候至關重要,平時跑高速多的朋友可能體會更深刻一點:高速超車,特別是超越那些大貨車的時候,如果你車輛的動力跟不上,其實是很危險的,最怕的就是超車的時候和大貨車並排的時間太長,一旦大貨車司機打個瞌睡,那你就很危險了...
額...好像有點兒跑偏,言歸正傳。
外觀、內飾這些東西就不囉嗦了,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在我眼裡好看,在你眼裡可能並不好看,所以直接來講重點:
1、動力性。奕澤的這臺2.0L發動機給我的感受,動力並不算強,如果想要更好的動力爆發,發動機轉速一定要踩到4000rpm以上才能夠感受到動力洶湧的輸出,這一點,試駕時陪駕教練也是認同的。好在,它在動力輸出的平順性上做的比較好,在轉速達到4000rpm之前的這段時間,並不會讓你感到動力存在太大的“真空期”。
2、操控性。TNGA架構帶來的最大好處,我覺得就是操控性的提升,包括第八代CAMRY在內,操控性我覺得都可以給個好評,如果沒記錯的話,奕澤的最小轉彎半徑應該是5.2m,過彎、調頭時,都能夠保持著不錯的靈敏性和精準性。
3、空間。我覺得對於奕澤,討論的熱點應該就是它的空間了,或者確切地講,應該是後排的乘坐體驗,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你:空間夠用,但是後排乘坐的壓抑感很強。車窗實在是太小了...好在,現在奕澤也推出了天窗版,也算是彌補了剛上市的時候全系都不配備天窗的遺憾,但是其實我還有一個疑惑:
誰會沒事兒大熱天或者大冷天開天窗,就為了照顧後排的乘坐體驗?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這臺車的目標人群可能是那些剛結婚不太需要太大的後排空間的那部分人,或者是作為家裡的第二臺車,僅僅用作上下班代步。
所以,總結一下的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