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是那個誰誰誰誰誰

    就我個人觀點《流浪地球》算作一部夢幻片比科幻片可能更合情理一些。

    有幾點:

    1,假設的前提有不足,太陽發生氦閃的可能性,從目前人類的成熟的知識體系而言,至少是幾億年後的事情了。幾億年後不要說人類文明,地球是否存在都是問號?

    作為太陽系的主宰,太陽的生命里程也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地球本身的命運,所以,當太陽進入老年階段時 其實也意味著地球也進入了暮年。

    當然,這裡一定有人會說,誰能準確預料明天呢,保不齊明天太陽就發生氦閃呢?

    從宇宙觀的機率來說,這種可能性是有的,但是科學理論本身是有它的規律和必然性,如果一切都以偶然論和不可知論來解釋,那麼我們就不需要科學了。

    2,未來的時間裡,相信人類一定能掌握可控重核聚變技術,所以某種程度上利用重核聚變技術建造行星發動機,可以作為一種科幻裡的想象。

    當然這裡也有邏輯上的BUG,如果人類有這麼先進的文明技術,可能已經把火星甚至木衛四改造成人類可居住的環境,或者把建造1萬個行星發動機的成本和時間,用來造出10萬太空飛船,每個飛船裝一萬人,直接把10億人運走呢?

    別忘了,電影裡的人類已經掌握了休眠技術,1萬人裝太空船上進入不吃不喝的休眠不是什麼難事。

    為什麼不用飛船把人類移民,而一定要帶上地球,有網友解釋的很到位:因為華人的房價太貴,好不容易買的房子實在是不願意丟掉。

    3 飛向比鄰星

    這是個硬傷,就算電影裡的一切都成立,就算2000年後的人類聯合政府也都願意繼續駕駛地球飛向比鄰星,等等這些都成立。

    但電影裡沒有對比鄰星的星際環境是否適合地球和人類生存做任何可行性的交代。

    如果用電影的場景,就是聯合政府其實是帶著地球大家亂跑,去一個根本未知的宇宙的地方,這和帶著地球去送死是一樣的莽撞。

    如果,如果那時人類已經掌握了重核聚變技術等等電影裡的場景,更合理的邏輯是,把地球帶到離太陽稍遠的地方,利用核聚變建個人造太陽就搞定了,無需跑那麼遠。

    最後,強調一點,這是對電影故事邏輯的技術解釋,作為文學創作而言,不需帶入。

    雖然我認為邏輯合理也是文學作品的基本要素。

  • 2 # Jagen在路上

    這就一個小說,別當真。

    1. 地殼很難承受那麼大的推力,地球本身的強度也未必有那麼大。我們覺得地球很硬,但是在太空中,地面對推動地球的力,地球可能都不如一滴水結實。那麼多發動機啟動之後,很可能的結果就是地球碎掉了。

    2. 重核聚變要求的環境非常非常苛刻,太陽這個級別的天體到氦的聚變就已經很吃力了,最多到碳就結束了。而地球上最多的元素是矽,比碳聚變還要難很多倍。順便說一下,矽聚變之後就成了鐵,這是超新星爆發時前期的聚變過程。想想都可怕。

    3. 反推發動機的噴射速度需要超過地球逃逸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否則噴出的物質不能飛出地球,那麼根本就不會對外做工,做的只是“內功”,等同於你自己揪著頭髮把自己往上拔,那是拔不起來的。

  • 3 # YEYOO10100

    科幻本身是需要架構空間的,以觀看角度儘量不去針對基礎設定進行質疑因為這就是“幻”的本意,而“科”則是儘量貼近科學。但是總歸來看,科幻的本質是透過設定空間來反映矛盾刻畫人物。

  • 4 # 路前的燈

    《流浪地球》中拯救地球的方式以現有的科學技術和認識肯定有諸多的不合理。就樓主提到的三個問題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1.人類放棄寄予厚望的航空站,轉而拯救前途未卜的地球,我認為選擇沒有問題,因為除地球外還沒有找到第二個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如果選擇航空站,我們到哪裡落腳,難道要永遠飄在太空中,這更不現實。所以拯救地球的選擇我認為沒有錯!

    2.地球的公轉速度為29.783千米/秒,它都不能逃離太陽系,那區區16.7千米/秒的第三宇宙速度能否讓地球逃離太陽系,至於地球上的大氣層在這個速度下肯定不會丟失,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我想也會安然無恙。

    3.目前對木星的研究認為木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實際主要為液態氫),彗星對木星的撞擊的能量有多大我們不得而知,但肯定比人類製造的撞擊大多了,而它也只是留下了一點小小的痕跡,並沒有讓木星燃燒起來。電影中地球要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所以它要進入木星軌道,但如果控制不好地球和木星的距離就有可能突破洛希極限而使地球碎散,所以要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所以才有點燃木星希望燃爆產生的氣流推開地球完成引力彈弓效應過程,但對於點燃木星我認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為什麼說卡二醜陋是自己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