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對於青藤白陽有哪些藝術成就還得從本身說起!早在中國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有很多畫家追求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年)的畫風,明代中期文人畫重新在南方蘇州復興,後來文人畫更是向抒發情感發展。在“吳門畫派”風潮的影響下,明代中期的繪畫變得更有生氣,在技法上也有許多突破,表現在花鳥畫創作上,水墨寫意大家應運而生,他們就是被後人合譽為“青藤白陽”的徐渭(自號“青藤居士”)和陳淳(自號“白陽山人”)。
徐渭(公元1521—公元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大才子”。他的著作有《徐文長三集》、《徐文長逸稿》、《徐文長佚草》、《南詞敘錄》、《四聲猿》等。徐渭一生貧窮,他的寫意花鳥注重人格內心情緒的抒發,他所獨創的花鳥樣式,對後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現存作品有《雜花圖》、《墨葡萄圖》等。《墨葡萄圖》,現在收藏在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畫面藤條錯落,葡萄晶瑩透亮,真實生動的體現了文人水墨大寫意花卉震撼人心的魅力。朱耷、石濤、鄭板橋等名家對他十分佩服,鄭板橋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徐渭的水墨大寫意,用筆狂放,墨法變化多端,出神入化,自成一家。徐渭還擅長行草,運筆一如潑墨花卉,不拘繩墨,騰挪多姿,為明代書法注入了鮮活的氣息。
陳淳(公元1483—公元1544年),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字道復,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 少年作畫以元人為法,深受水墨寫意的影響。他的簡筆水墨淡彩小寫意在畫壇佔有重要地位。他的寫生畫,一花半葉,淡墨欹毫,自有疏斜歷亂之致。與他的山水畫相比,陳淳花鳥畫的成就更高,他的沒骨寫意花鳥畫,深具特色。從他現存作品中即可見風格和用筆,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他於晚年創作的花卉長卷頗有特色,有時以四季為序,有時時空交叉,頗見水墨組合的視覺衝擊力。上海博物館所藏《墨花十二種圖卷》,畫了梅花、蘭花、玫瑰、百合、月季、紫薇、秋葵、桂花、芙蓉、菊花、水仙和山茶,姿態各異,繁花爛漫,寫意抒情,水墨淋漓。上海博物館所藏《花果圖卷》、《山茶水仙圖》、《花卉圖冊》等也屬陳淳水墨華章,令人駐足。其實,說陳淳的花鳥畫貴於簡筆水墨淡彩的小寫意,這只是注重從沈周的水墨寫生至陳淳的水墨寫意的飛躍而言,實際上陳淳在晚年的花鳥佳作中已呈現潑墨大寫意的體貌。陳淳的繪畫當屬文人雋雅一路的,即“白陽”一派畫家。近代畫家蒲華、吳昌碩、齊白石等,在詩文題畫中,都對陳淳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徐渭的繪畫新穎奇特,打破了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的題材界限,水墨大寫意花鳥筆勢狂逸,墨汁淋漓,是寫意花鳥畫成熟的標誌。與陳淳並稱為“青藤”、“白陽”。
那麼青藤白陽有哪些藝術成就呢!由於徐渭的繪畫新穎奇特,打破了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的題材界限,水墨大寫意花鳥筆勢狂逸,墨汁淋漓,是寫意花鳥畫成熟的標誌。與陳淳並稱為“青藤”、“白陽”。
青藤白陽至於他們有哪些藝術成就!唐建老師講:徐渭與陳淳,是無汙染無公害的健康綠色食糧。筆墨語言恰到好處,氣息正,是中國寫意畫的初心。
國畫作品的品質是參差不齊的,尤其是現當代。
快餐式的作品,被過量香精調料醃製過的作品,只是在討好人的味蕾,沒有營養,留給心靈的只有油膩的脂肪。
吃多了這種重口味的快餐作品,舌頭就慢慢麻木了,見到了真正的玉盤珍饈也食之無味了,這太可惜了。
陳淳與徐渭,只用純粹的筆墨語言,很乾淨,低油低鹽,更沒有別的新增劑,看他們的作品,你感受到的是事物本身的味道,是心靈最真誠的表達,是Teana之音。
唐建老師講:徐渭陳淳,青藤與白陽,二人是畫界的李白與杜甫。
徐渭有李白的浩然氣,看他的雜花長卷,酣暢淋漓,極其精彩,時隔百年,還能感受到運筆時的颯颯之聲,衣袖生風,恣意盡情。
展廳裡還有徐渭的兩張行草,尺幅很大,在展廳裡頂天立地的掛著,字特別壯氣,似黃河之水天上來,觀眾在作品面前俯仰觀賞,似會須一飲三百杯。
陳淳的作品在展廳深處一點,寧靜內斂,是城春草木之深。
陳淳的作品似涓涓細流,不像徐渭那樣激盪磅礴帶浪花了。
一筆一劃,娓娓道來,平靜地寫出一枝一杆一花一葉。
這樣的花,是感時能濺淚的花。
讀陳淳的畫,眼前雖似無邊落木蕭蕭下,心底裡卻是不盡長江滾滾來。
徐渭是李白,是酒。
陳淳是杜甫,是茶。
感謝邀請!對於青藤白陽有哪些藝術成就還得從本身說起!早在中國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有很多畫家追求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年)的畫風,明代中期文人畫重新在南方蘇州復興,後來文人畫更是向抒發情感發展。在“吳門畫派”風潮的影響下,明代中期的繪畫變得更有生氣,在技法上也有許多突破,表現在花鳥畫創作上,水墨寫意大家應運而生,他們就是被後人合譽為“青藤白陽”的徐渭(自號“青藤居士”)和陳淳(自號“白陽山人”)。
徐渭(公元1521—公元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大才子”。他的著作有《徐文長三集》、《徐文長逸稿》、《徐文長佚草》、《南詞敘錄》、《四聲猿》等。徐渭一生貧窮,他的寫意花鳥注重人格內心情緒的抒發,他所獨創的花鳥樣式,對後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現存作品有《雜花圖》、《墨葡萄圖》等。《墨葡萄圖》,現在收藏在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畫面藤條錯落,葡萄晶瑩透亮,真實生動的體現了文人水墨大寫意花卉震撼人心的魅力。朱耷、石濤、鄭板橋等名家對他十分佩服,鄭板橋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徐渭的水墨大寫意,用筆狂放,墨法變化多端,出神入化,自成一家。徐渭還擅長行草,運筆一如潑墨花卉,不拘繩墨,騰挪多姿,為明代書法注入了鮮活的氣息。
陳淳(公元1483—公元1544年),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字道復,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 少年作畫以元人為法,深受水墨寫意的影響。他的簡筆水墨淡彩小寫意在畫壇佔有重要地位。他的寫生畫,一花半葉,淡墨欹毫,自有疏斜歷亂之致。與他的山水畫相比,陳淳花鳥畫的成就更高,他的沒骨寫意花鳥畫,深具特色。從他現存作品中即可見風格和用筆,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他於晚年創作的花卉長卷頗有特色,有時以四季為序,有時時空交叉,頗見水墨組合的視覺衝擊力。上海博物館所藏《墨花十二種圖卷》,畫了梅花、蘭花、玫瑰、百合、月季、紫薇、秋葵、桂花、芙蓉、菊花、水仙和山茶,姿態各異,繁花爛漫,寫意抒情,水墨淋漓。上海博物館所藏《花果圖卷》、《山茶水仙圖》、《花卉圖冊》等也屬陳淳水墨華章,令人駐足。其實,說陳淳的花鳥畫貴於簡筆水墨淡彩的小寫意,這只是注重從沈周的水墨寫生至陳淳的水墨寫意的飛躍而言,實際上陳淳在晚年的花鳥佳作中已呈現潑墨大寫意的體貌。陳淳的繪畫當屬文人雋雅一路的,即“白陽”一派畫家。近代畫家蒲華、吳昌碩、齊白石等,在詩文題畫中,都對陳淳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徐渭的繪畫新穎奇特,打破了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的題材界限,水墨大寫意花鳥筆勢狂逸,墨汁淋漓,是寫意花鳥畫成熟的標誌。與陳淳並稱為“青藤”、“白陽”。
那麼青藤白陽有哪些藝術成就呢!由於徐渭的繪畫新穎奇特,打破了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的題材界限,水墨大寫意花鳥筆勢狂逸,墨汁淋漓,是寫意花鳥畫成熟的標誌。與陳淳並稱為“青藤”、“白陽”。
青藤白陽至於他們有哪些藝術成就!唐建老師講:徐渭與陳淳,是無汙染無公害的健康綠色食糧。筆墨語言恰到好處,氣息正,是中國寫意畫的初心。
國畫作品的品質是參差不齊的,尤其是現當代。
快餐式的作品,被過量香精調料醃製過的作品,只是在討好人的味蕾,沒有營養,留給心靈的只有油膩的脂肪。
吃多了這種重口味的快餐作品,舌頭就慢慢麻木了,見到了真正的玉盤珍饈也食之無味了,這太可惜了。
陳淳與徐渭,只用純粹的筆墨語言,很乾淨,低油低鹽,更沒有別的新增劑,看他們的作品,你感受到的是事物本身的味道,是心靈最真誠的表達,是Teana之音。
唐建老師講:徐渭陳淳,青藤與白陽,二人是畫界的李白與杜甫。
徐渭有李白的浩然氣,看他的雜花長卷,酣暢淋漓,極其精彩,時隔百年,還能感受到運筆時的颯颯之聲,衣袖生風,恣意盡情。
展廳裡還有徐渭的兩張行草,尺幅很大,在展廳裡頂天立地的掛著,字特別壯氣,似黃河之水天上來,觀眾在作品面前俯仰觀賞,似會須一飲三百杯。
陳淳的作品在展廳深處一點,寧靜內斂,是城春草木之深。
陳淳的作品似涓涓細流,不像徐渭那樣激盪磅礴帶浪花了。
一筆一劃,娓娓道來,平靜地寫出一枝一杆一花一葉。
這樣的花,是感時能濺淚的花。
讀陳淳的畫,眼前雖似無邊落木蕭蕭下,心底裡卻是不盡長江滾滾來。
徐渭是李白,是酒。
陳淳是杜甫,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