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向
-
2 # 清浙相吊
馬克龍,張伯倫,現任總統,二戰總統,二位總統都有野心,馬克龍,黃馬甲運動,張伯倫,二戰,投降希特勒,關心百姓生活當務之急
-
3 # 學知認網
19世紀之前,歐洲曾是全世界的科技文化中心,以英國的工業革命為興盛起點,隨後展開一系列文化思想運動,使歐洲屹立於世界首位。
但是歐洲的衰弱,絕大部分因素是擴張戰爭所致,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戰役發生在歐洲本土的數量佔全世界的百分之70以上,以一戰為例,英法從中獲取的利益最多,但儘管如此,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削弱,最大的受害者便是法國與德國。在二戰中,英國在丘吉爾的頑強抗爭下,艱難地取得了勝利,保衛了英國本土,但是,正是由於這場戰爭,英國的軍事實力迅速下降,日不落時代宣告結束,此時的歐洲由於戰爭的洗禮,一片狼藉廢墟,以英法為首的歐洲體系顯然受到了重創,美國以軍火販賣以及《租借法案》等債務償還走上世界強國之路,攏覽世界各地人才,此時美洲成為了世界中心。
如今英國脫歐,歐洲雖然得到了一定的恢復,但無論文化科技還是軍事實力,與美國已然相差許多。英國這個歐盟的主導者與創始者退出歐盟無疑對歐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這就意味著,歐洲復興的過程必然充滿長期性,曲折性。馬克龍要想實現真正歐洲復興,就應號召其他歐盟成員國,實行必要的改革方案,將歐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最大程度地造福歐洲人民,把人民的損害限制到最低,以本國為宣傳者,積極推動歐洲文化經濟建設,同其他歐洲國家合作交流,共同管理,共同協商,共同發展,堅持長期奮鬥,不斷改良,永不言棄,在未來展現歐洲新的宏偉藍圖。
-
4 # 朝夕聞天下道
近日,法國總統府公佈了總統馬克龍致歐洲公民的公開信,就是這封題為“為了歐洲復興”的公開信,讓大家對歐洲的未來感到一絲絲擔憂。
此次“歐洲復興”的提議是在英國脫歐,民粹主義抬頭,歐洲議會選舉馬上開始的背景下提出的。馬克龍剛剛經歷了史無前例的“黃馬甲”遊行,他深深意識到在經濟不景氣時,無序的民眾很容易被民粹所利用,加之英國脫歐,部分國家的民族主義也有所抬頭,歐盟這個大家庭似乎顯現出了分裂跡象,這是法德兩國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馬克龍也是極力在籠絡歐洲各國。
擰成一股繩的歐盟總比四分五裂的歐洲要好,這是很多民族主義者不願意承認的。歐洲在二戰之前都是四分五裂的小國家,二戰後,以法德為首的經濟共同體逐漸發展成政治共同體,再發展到後來的歐盟,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統一的歐盟在防務安全,對外經濟,成員國內部人員往來等方面都有著巨大好處,各國的利益不再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大河有水小河滿的狀態。
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歐洲經濟一直徘徊不前,導致有些國家的民粹主義盛行,義大利就是如此,在某些問題上與歐洲唱反調,不僅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影響了歐洲整體的利益,反過來又會作用於自身,完全是損人不利己。
民族主義就像是酗酒,可能一時會感到痛快,時間久了,身體便感受到的是痛苦。
那麼,馬克龍的這份公開信能起到團結歐洲的作用嗎?馬克龍在信中列出了許多措施,包括在安全防務上要對歐洲邊境進行嚴格控制,在網路安全上要設定歐盟標準,打擊虛假新聞等,經濟上要優先考慮歐洲的企業等。我們可以發現,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民族主義,保護主義,只不過把範圍從某國擴大到了歐洲。
現在歐盟各國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小國家都想著靠著歐盟這棵大樹乘涼,而稍有點實力的又覺得歐盟對自己是一種束縛,想擺脫歐盟,馬克龍的此番說明並沒有點到要害,相反,只是印證了民粹主義的合理性。
大家可能會說:“馬克龍也想在歐盟大搞民族主義呢!”
回覆列表
簡單講,歐洲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在戰爭中靠掠奪發展強盛起來的,是世界帝國主義的鼻祖。
歐洲國家是世界工業文明和創新發展基地,在世界經濟進步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歐盟的建立更好的融合發展,成為世界一極,在世界多元化的政治經濟科技中發揮支撐作用。
進入新的世紀,歐盟在美國霸權強權下,經濟發展處於美國之後,也逐漸被新興國家追趕上來,經濟問題和其他矛盾日益增多,舊有體制制約歐盟國家的前進步伐。
馬克龍提出歐洲復興,是對現實歐洲情況的不滿與反思,希望歐洲繼續強盛,保持經濟科技軍事發展活力,保持歐洲世界地位(也包括有限的霸權)。
我認為,馬克龍受到中國崛起發展的刺激,和習主席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影響,受到世界新興國家發展的壓力,受到美國優先不守信用的霸權霸道的干擾干涉,產生無奈和不滿,希望歐洲國家團結一致,再次振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