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低頭便見水中天2019

    古代是以二十四節氣來劃分季節的。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執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

    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夏季”概念是何時形成的?

    《尚書》:堯帝時“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從時序上講,“立夏”之時太陽正好到達黃經45度,北半球氣溫整體開始升高,是年度週期中夏季的起點。但若深究其義,在“春”、“夏”、“秋”、“冬”4字中,“夏”和“冬”的字形與本義似乎都不太好解釋,尤以“夏”字最為難懂。而且,在已發現的中國最早系統文字甲骨文中,至今沒有找到被公認的“夏”字。

    一年有四季是時序常識,為什麼甲骨文中無“夏”字?一種觀點是,殷商時期一年只分“春”與“秋”兩季,尚無四季之說,將一年稱為一個“春秋”即是佐證,魯國編年體史書起名《春秋》也是這個原因。此書經孔子本人修訂後影響很大,史家乾脆將這段中國歷史稱為“春秋時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不過,從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虞書·堯典》的記載來看,包括“夏季”在內的四季說法在傳說中的堯帝時代(一般認為是公元前2000年前後)就已經出現了。《尚書·虞書·堯典》記載,堯帝曾指令相關官員編訂曆法,即所謂“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的記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尚書》有古今之分,書中所記史料有的真偽難說。但在孔子生活的時代,春夏秋冬四季概念已為社會普遍接受應該是肯定的。《詩經·小雅》中的《四月》詩開頭即稱:“四月維夏,六月徂[cú]暑。”陰曆四月進入初夏,六月酷暑天就來了。

    到春秋時,“天有四時,春秋冬夏”已是常識,隨後,在戰國時期正式形成了二十四節氣,有了“立夏”。

  • 2 # 遲雨

    古人是偉大的,不但一年四季,而且農曆二十四個節氣,那是歷經多少年代的實踐總結出來的。不服不行,錯過節氣,影響農事。取夏天可能順口吧,否則叫春熱秋冬,或春暑秋冬,詞不達意,還不順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具體來說“文化信仰”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