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的歷史,暢快而生動的閱讀――《光榮與夢想》讀後感 在我幾年前讀西方人的新聞時,哪怕經歷了翻譯可能帶來的失真,仍覺得它與國內的新聞有很大不同。國內的新聞總是平鋪直敘的敘述一個新聞事件,而西方新聞往往在保持客觀性的同時,綜合運用各類表現手法使得新聞有趣,充滿了可讀性,其中如經常的誇張、比喻等手法使得讀者更容易理解新聞表達的內容。近幾年,國內的新聞也變的有趣起來,比如當時我讀到《經濟觀察報》的主筆許知遠的文章,特別長篇專題文章時就明顯感覺了一種西方新聞的味道。後來,我知道了,中國新一代新聞人很多都受到了一位美國記者、作家的影響,他叫威廉.曼徹斯特,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那本橫跨1932年到1972年四十年美國曆史的名作《光榮與夢想》。 終於,每天下班回去,翻看一個小時,慢慢的看完了這本大部頭,領略了四十年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雖然這部作品很厚實,但是閱讀的體驗並不艱深或是沉悶,如果真是這樣,想必本書的寫作方式也不會被這麼多記者模仿了。儘管這部書從多角度表現了整個美國社會那段時期的社會生活,但是也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那就是美國總統,從胡佛直到尼克松,中間有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這幾位美國總統也經歷著美國曆史上一個動盪鉅變的時代。儘管美國政治相對更加大眾化一些,但是畢竟站在舞臺前端的總是那些風雨人物,所以以美國總統的更迭闡述美國政策的更迭,進而表現社會風氣的變化,無疑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成功的寫作策略。本書還有一大特點,便是把美國社會放在當時整個世界的背景下看待,所以,每一章的最後總會有一段同時期世界的局勢闡述,與美國曆史對比,製造一種“風起雲湧”的效果,很有感染力。而本書最具煽情色彩,也是被中國記者們吸收的手法便是,在一個時間段上,說說後來的風雲人物當時的情況,如還只有N歲,如還在某某學校唸書,如還在幹著某某顯得不那麼“風雲”的小事。如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就是本曼徹斯特痕跡濃重的作品,當然,這裡不是想抹殺《激盪三十年》的出色之處,畢竟,寫這種時代大背景下的作品,《光榮與夢想》確實是很好的參考和框架。 在曼徹斯特筆下的四十年美國史確實可以稱得上波瀾壯闊,以大蕭條時期的慘境和“補償金大軍”事件開始,在那個“山窮水盡”的夏天,胡佛成了美國曆史上一個不太光彩的總統,而充滿傳奇色彩的羅斯福著開始了他的時代。接下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似乎只有珍珠港事件讓美華人對這場戰爭有著刻骨銘心的傷痛,而接下來儘管有大量美國青年戰死沙場,但是美國卻著實獲得了現實的戰爭紅利,而杜魯門正是幸運的接過了這份紅利,但是也“不幸”的接過了羅斯福光輝的時期給他留下的陰影。在書中描述著杜魯門剛上臺時,人們對他的猜疑和他對人們常常拿他與羅斯福比較的惱火,不過他堅持了下來,還開啟了冷戰時代,而國內,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也開始了美國內政的黑暗年代,另一名“反共鬥士”尼克松似乎是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卻顯得沒麥卡錫那麼強硬。艾森豪威爾結束了民主黨對白宮的長期“佔領”,同時帶領美國進入一個“全速而穩健地進行”的時期,那段時期,美蘇兩國在太空的競爭開始,書中對當蘇聯在初期處於領先地位時,國內各式各樣的反應有著生動的描繪。接下來,美國曆史另一位傳奇總統,肯尼迪上臺,在我看來他的傳奇並不在於他後來的被暗殺,而在於他在任的時期確實是段動盪而洋溢激情的時期。“豬灣事件”,越南戰爭,古巴導彈危機,給我更深印象的是肯尼迪對黑人運動的堅定支援,那場出動軍隊護送黑人學生入學的場景足以和馬丁.路德.金的《我有個夢想》的演講場景相媲美。約翰遜在肯尼迪上臺後的處境和杜魯門頗為相象,在這段歷史中,約翰遜似乎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總統,似乎也只有在如“肯尼迪遇刺,約翰遜接任總統”這樣的敘述中出現他的名字。在本書中,我們可以對約翰遜有更多的瞭解。終於,尼克松登場,據說很多人都想不到中美建交會在這個昔日的“反共鬥士”任上實現,而這也正反映了政治的多變性和現實性。本書以水門事件及其餘波結束,也讓我結束了一段暢快的閱讀體驗。 儘管本書以美國總統的更迭牽起了主線,但是本書最吸引我的還是對各個時期美國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側面的細緻和生動的表現。而經常引用當時媒體的很有個性的表達,也讓今天再看別有一番趣味。而比照中國的當下現實,竟也發現中國現在的很多現象與當時的美國頗有些“形似”,至於是否“神似”,那就是仁者見仁的事情了。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中文版難得的翻譯的很不錯,至少讀著感覺很流暢,我已經不知多少次目睹一本好書被糟糕的翻譯糟蹋了,所以,對國外優秀作品來說,好原著還得配好翻譯。對於想了解那段美國曆史,也不願瞭解的那麼“本質”,那麼“學術”的人來說,我強烈推薦本書,每天翻翻,在愉快的閱讀中暢遊一段異國光榮與夢想交織的年代,比照現實,或許會給我們些力量。
光榮與夢想的歷史,暢快而生動的閱讀――《光榮與夢想》讀後感 在我幾年前讀西方人的新聞時,哪怕經歷了翻譯可能帶來的失真,仍覺得它與國內的新聞有很大不同。國內的新聞總是平鋪直敘的敘述一個新聞事件,而西方新聞往往在保持客觀性的同時,綜合運用各類表現手法使得新聞有趣,充滿了可讀性,其中如經常的誇張、比喻等手法使得讀者更容易理解新聞表達的內容。近幾年,國內的新聞也變的有趣起來,比如當時我讀到《經濟觀察報》的主筆許知遠的文章,特別長篇專題文章時就明顯感覺了一種西方新聞的味道。後來,我知道了,中國新一代新聞人很多都受到了一位美國記者、作家的影響,他叫威廉.曼徹斯特,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那本橫跨1932年到1972年四十年美國曆史的名作《光榮與夢想》。 終於,每天下班回去,翻看一個小時,慢慢的看完了這本大部頭,領略了四十年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雖然這部作品很厚實,但是閱讀的體驗並不艱深或是沉悶,如果真是這樣,想必本書的寫作方式也不會被這麼多記者模仿了。儘管這部書從多角度表現了整個美國社會那段時期的社會生活,但是也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那就是美國總統,從胡佛直到尼克松,中間有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這幾位美國總統也經歷著美國曆史上一個動盪鉅變的時代。儘管美國政治相對更加大眾化一些,但是畢竟站在舞臺前端的總是那些風雨人物,所以以美國總統的更迭闡述美國政策的更迭,進而表現社會風氣的變化,無疑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成功的寫作策略。本書還有一大特點,便是把美國社會放在當時整個世界的背景下看待,所以,每一章的最後總會有一段同時期世界的局勢闡述,與美國曆史對比,製造一種“風起雲湧”的效果,很有感染力。而本書最具煽情色彩,也是被中國記者們吸收的手法便是,在一個時間段上,說說後來的風雲人物當時的情況,如還只有N歲,如還在某某學校唸書,如還在幹著某某顯得不那麼“風雲”的小事。如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就是本曼徹斯特痕跡濃重的作品,當然,這裡不是想抹殺《激盪三十年》的出色之處,畢竟,寫這種時代大背景下的作品,《光榮與夢想》確實是很好的參考和框架。 在曼徹斯特筆下的四十年美國史確實可以稱得上波瀾壯闊,以大蕭條時期的慘境和“補償金大軍”事件開始,在那個“山窮水盡”的夏天,胡佛成了美國曆史上一個不太光彩的總統,而充滿傳奇色彩的羅斯福著開始了他的時代。接下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似乎只有珍珠港事件讓美華人對這場戰爭有著刻骨銘心的傷痛,而接下來儘管有大量美國青年戰死沙場,但是美國卻著實獲得了現實的戰爭紅利,而杜魯門正是幸運的接過了這份紅利,但是也“不幸”的接過了羅斯福光輝的時期給他留下的陰影。在書中描述著杜魯門剛上臺時,人們對他的猜疑和他對人們常常拿他與羅斯福比較的惱火,不過他堅持了下來,還開啟了冷戰時代,而國內,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也開始了美國內政的黑暗年代,另一名“反共鬥士”尼克松似乎是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卻顯得沒麥卡錫那麼強硬。艾森豪威爾結束了民主黨對白宮的長期“佔領”,同時帶領美國進入一個“全速而穩健地進行”的時期,那段時期,美蘇兩國在太空的競爭開始,書中對當蘇聯在初期處於領先地位時,國內各式各樣的反應有著生動的描繪。接下來,美國曆史另一位傳奇總統,肯尼迪上臺,在我看來他的傳奇並不在於他後來的被暗殺,而在於他在任的時期確實是段動盪而洋溢激情的時期。“豬灣事件”,越南戰爭,古巴導彈危機,給我更深印象的是肯尼迪對黑人運動的堅定支援,那場出動軍隊護送黑人學生入學的場景足以和馬丁.路德.金的《我有個夢想》的演講場景相媲美。約翰遜在肯尼迪上臺後的處境和杜魯門頗為相象,在這段歷史中,約翰遜似乎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總統,似乎也只有在如“肯尼迪遇刺,約翰遜接任總統”這樣的敘述中出現他的名字。在本書中,我們可以對約翰遜有更多的瞭解。終於,尼克松登場,據說很多人都想不到中美建交會在這個昔日的“反共鬥士”任上實現,而這也正反映了政治的多變性和現實性。本書以水門事件及其餘波結束,也讓我結束了一段暢快的閱讀體驗。 儘管本書以美國總統的更迭牽起了主線,但是本書最吸引我的還是對各個時期美國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側面的細緻和生動的表現。而經常引用當時媒體的很有個性的表達,也讓今天再看別有一番趣味。而比照中國的當下現實,竟也發現中國現在的很多現象與當時的美國頗有些“形似”,至於是否“神似”,那就是仁者見仁的事情了。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中文版難得的翻譯的很不錯,至少讀著感覺很流暢,我已經不知多少次目睹一本好書被糟糕的翻譯糟蹋了,所以,對國外優秀作品來說,好原著還得配好翻譯。對於想了解那段美國曆史,也不願瞭解的那麼“本質”,那麼“學術”的人來說,我強烈推薦本書,每天翻翻,在愉快的閱讀中暢遊一段異國光榮與夢想交織的年代,比照現實,或許會給我們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