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執業藥師龍小妹
-
2 # 微笑面對糖尿病
醫生,為什麼是2型糖尿病呢?
和1型糖尿病有什麼不一樣?
2型糖尿病是指以胰島素抵抗伴胰島素分泌不足的一類糖尿病,主要特徵是慢性高血糖。病情的發展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身體裡出現了胰島素抵抗(又稱胰島素不敏感),進而發展為第二階段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處理血糖能力下降,血糖升高。
醫生,為什麼我會得
2型糖尿病?
最主要的發病原因就是遺傳、年齡、肥胖。
目前的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有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兩個部分。
遺傳因素:雖然尚未找到具體的致病基因(如果找到就可以開展基因治療),但是從統計學角度已經證實了發病率受遺傳的影響,如果父母都患病,子女患病率可達88%左右;單親患病的,子女患病率可達50%左右。
環境因素:當然並不是說父母有糖尿病,自己就一定也會得糖尿病,調整好環境因素是可以有效降低發病機率的。影響糖尿病的關鍵環境因素包括——年齡、肥胖、吸菸。
其中年齡的增長是無法控制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胰島細胞會衰退減效,這也是為什麼2型糖尿病被稱為老年病的原因;
肥胖(BMI>27kg/m²),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圍/臀圍>1,女性腰圍/臀圍>0.9),脂肪細胞會大量堆積,同時明顯增加血脂、血糖水平。脂肪細胞不僅可以儲存能量,不為人知的是還具有分泌功能,其分泌的各種因子能夠加重胰島素抵抗;
吸菸對健康的影響方式非常多,除了眾所周知的對呼吸系統的刺激和傷害之外,吸菸者的糖尿病發病危險是不吸菸者的2.7倍。對相同BMI的研究物件進項血糖監測發現,吸菸者內臟脂肪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都較不吸菸者更高。
而且根據中國的“大慶研究”顯示,積極最佳化環境因素即對生活習慣的良好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已得病的糖友也可以將血糖控制在更理想的狀態。所以說之所以得2型糖尿病,除了父母的遺傳,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我們是否曾經不夠珍惜我們的身體健康。
醫生,2型糖尿病能治好嗎?
糖尿病的發生是因為胰島“失職”,不能生產足夠的胰島素而引起的高血糖狀態。胰島功能很難逆轉,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治療手段徹底治癒糖尿病,但是糖尿病可防可控。
除了胰島功能異常,糖尿病本身對其他器官不造成損害,造成危害的其實是高血糖狀態。只要糖友透過飲食、運動、藥物的調節,努力讓血糖長期達標,就可以和健康人一樣,最大限度的避免眼、腎、心腦血管等併發症的發生。
回覆列表
糖尿病作為危害現代人健康的一個重要疾病,它已經不僅限於是老年人,而且更有年輕化的趨勢。大家所熟知的“三多一少”是出現嚴重高血糖時的症狀,而發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時“三多一少”症狀更為明顯,而2型糖尿病發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時診斷,體重會逐漸下降。而糖尿病可以分類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型別糖尿病四種類型,它們的病因不同,因此治療的方法也不太一樣。
1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 (過去稱為胰島素依賴型,青少年或兒童期發病型糖尿病)的特徵是缺乏胰島素分泌能力,只能依靠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一型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利用現有的知識也無法預防。 症狀包括尿液分泌過多(多尿)、口渴(煩渴)、常有飢餓感、體重減輕、視力減退和疲乏。這些症狀可突然出現。 現正在研究基因療法,有望為一型糖尿病人解除終身注射胰島素的痛苦。
2型糖尿病過去稱為非胰島素依賴或成人發病型糖尿病為二型糖尿病,由於人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造成。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因體重過重和缺乏身體活動所致,另外有一部分人會出現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敏感性降低。 症狀可能與一型糖尿病相似,但往往症狀不明顯。結果,可能在發病多年之後才診斷出患有糖尿病,此時則已出現併發症。 直到最近,這類糖尿病還只見於成人,但目前也有兒童發病情況。
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案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主要為促進胰島素分泌、解除胰島素抵抗、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糖類的吸收等,因此降糖藥應運而生,它一般是指用於治療或者減輕2型糖尿病導致的高血糖症,主要有雙胍類(如二甲雙胍)、a-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磺脲類(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萘類(如瑞格列奈)、噻唑烷二酮類(如羅格列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