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洪一下
-
2 # 木星小太陽
引力和加速度都影響時間,兩者的影響都可以用加速度來衡量。而速度不影響時間,隻影響相對時間。
速度隻影響相對時間A相對於B高速運動,A的時間變慢;但運動是相對的,B也相對於A高速運動,反而是B的時間變慢。這個經典悖論表明速度影響的是相對時間,高速運動的物體相對於參考系的時間變慢,不是真實時間變慢。
加速度和引力影響時間解決上文時間悖論的方法是讓A和B的速度相等,消除相對時間的干擾。這個過程至少有一個物體的速度改變,誰產生加速度改變速度,誰的真實時間就變慢,所以改變時間快慢的是加速度。在引力場中,引力越大,時間越慢,引力場中的時間是真實時間,和速度產生的相對時間不能相提並論。
加速度和引力的關係引力是時空彎曲的表象,實際上並不存在。我們站在地面上,會對地面產生壓力(質量×重力加速度),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地面對我們產生相等的支撐力,併產生相應的加速度(引力不能抵消支撐力,同時忽略地球自轉影響),加速度大小等於重力加速度。因此引力透過加速度影響時間,兩者影響時間變慢的原理相同。
-
3 # 人擇原理
這個問題需要分開用愛因斯坦相對論說明,我試著解答下哈。
關於速度影響時間。狹義相對論的描述是:我們不僅在穿越空間,也在穿越時間,當物體相對於觀察者靜止時,沒有穿越空間但仍然穿越時間,當運動時,部分時間轉化為運動速度,因此時間變慢,時間和運動速度互為轉變,當速度達到光速時,表明時間流逝速度完全轉化為運動速度,時間為0,因此,使得光速為最高速度,任何物體時間和運動速度的合數正好是光速。
關於引力影響時間。首先的說下引力和速度的關係,廣義相對論基本原理之一等效原理,是指引力場和適當的加速度運動參考系是等效的,區域性不可區分的。比如,假設你在遙遠太空無引力作用的封閉火箭內,火箭以地球重力加速度朝向你頭頂方向運動,你將無法區分自己是在地球還是太空中。
所以,可以看成,由於引力和加速度的等效,造成對時間的影響,引力越大等效於速度越高,時間將流逝的越慢。黑洞視界之內可以看成引力強到等效於速度達到光速,於是時間流逝為零。
-
4 # 艾伯史密斯
答: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會存在分歧,我提一下個人看法,我覺得根本原因出在:引力質量=慣性質量。
1、在狹義相對論中,一個物體速度越快,時間流逝越慢。
2、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越強的地方,時間流逝越慢。
我們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兩者之間有一道橋樑,就是質量。
質量分為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把“引力質量=慣性質量”作為基本原理,稱作等效原理。
如果你能分清兩個質量的關係,那麼該問題就不難回答了。
1、引力質量越大——>引力越大——>時間流逝越慢;
2、速度越大——>慣性質量越大——>時間流逝越慢;
而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在相對論中是等效的,所以註定了“速度”和“引力”對時間的影響,也是等效的,這也是廣義相對論的必然推論。
這就是引力和速度,對時間影響的深層原理!
回覆列表
我覺得時間只是物質變化的一種衡量方式,沒有變化就沒有時間,而我們人類則用時間來衡量物質變化的快慢。在相同條件下如果一邊變得快,另一邊變得慢,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變得快的那邊時間就過得快些。
但是,萬物的變化是多種多樣的,以誰為標準呢?愛因斯坦最終認為,光速是這個世界變化的標準,也正是時間的標準,因為光速在任何參考系中都是不變的。
基於以上的標準,首先我們來看為什麼速度可以改變時間。正如相對論所說,我們利用原子鐘做為時間參考,以一個原子的共振頻率來表示時間。由於光速是宇宙最大速度,所以當原子鐘的移動速度達到光速時,裡面的原子共振就會停止跳動。
因為在光速下它那怕動一點點都會變成超光速,而這是相對論所不允許的。因此,速度可以改變原子跳動的頻率,也就是讓時間變慢。
另外一個是引力,同樣是由愛因斯坦提出來的,引力其實是一種時空上的扭曲。很多人對時間上的扭曲很不理解,其實我們可以透過空間扭曲來推匯出時間扭曲。
拿一張網來做試驗,當我們在中間放一個鐵球時,放鐵球的地方便會凹下去。當有物體透過凹面時,它走的其實是一條曲線,如果從它的進入點到離開點拉一條直線,就可以看到它其實比正常直線多走了一段距離。而這多出來的距離,便是引力能讓時間變慢的原因。因為從另一個角度看,它走的就是直線,只是走得慢一點罷了,但光速是不會變的,因此,是時間變了。
這兩者,一個是追上光速,一個是把光速降低,總之,都是在縮短自己與光速的距離,這,也許就是速度與引力之間的深層聯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