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錠金子有多重?
這個不好回答呀.........
中國古代流通的不是歐洲的金幣或銀幣,而是金錠銀錠
金錠不同於銅錢,銅錢除了官鑄外是不允許私鑄,而金錠卻允許民間私鑄,許多規模較大的票號、錢莊都有自己鑄造金錠,因此古代金錠的稱量、具名、形狀、成色都沒有統一的規格,種類十分雜亂,直到清朝以及其之後,金錠在鑄造、稱量、具名及形狀等規範上較為系統了
據史料和現存古物來看:金錠有一兩、二兩乃至十兩、二十兩之分;銀錠有半兩、一兩、十兩、二十兩、五十兩以至一百兩或三百兩。
舊制一市斤等於十六兩。秦和西漢時期,一斤相當於258.24克,一兩等於16.14克。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當於668.19克,一兩等於41.76克。隋末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當於596.82克,一兩等於37.30克。
我算術不太好,就麻煩LZ自己算了
(2)能兌換多少銀子?
這個也不好回答..........
水滸中1兩金子大概兌換13兩銀子,明初的金銀比價則為1:5。隆慶六年官定雲南的金銀比價為1:8。到崇禎年間,金銀的市場比價則從1:10變為1:15,已與西歐的金銀比價接近。
平均來說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所以:
一兩的金錠=8~11兩白銀
二兩的金錠=19~22兩白銀
十兩的金錠=80~110兩白銀
二十兩的金錠=160~220兩白銀
一些資料:
金銀錠可分為幾種:船形(元寶)、條形、餅形,不同形狀的金銀錠有著不同的名稱,船形的一般稱金銀錠,條形的一般稱金銀鋌,餅形的一般稱金銀餅。
金錠以明清兩朝及民國初期留存下來的居多,人們也常常稱其為“元寶”。“元寶”這種形狀在明以前是沒有的。先秦有馬蹄形金錠,西漢時有麟趾金,均與元寶差別很大;唐代銀錠多為長立方體,宋代則為束腰板形。唐宋銀錠造型簡單,堆放時能充分佔用空間。
其實,元寶正是從唐宋圓弧束腰銀板演變過來的。當圓弧束腰銀板的邊線呈圓弧型後,銀板的兩端開始變厚;當變厚到一定程度後,便向兩邊向一方面翹起,最後就成了“元寶”。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
兌換關係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再有:
水滸中1兩金子大概兌換13兩銀子;1兩銀子大概兌換4貫錢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宣告: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1)一錠金子有多重?
這個不好回答呀.........
中國古代流通的不是歐洲的金幣或銀幣,而是金錠銀錠
金錠不同於銅錢,銅錢除了官鑄外是不允許私鑄,而金錠卻允許民間私鑄,許多規模較大的票號、錢莊都有自己鑄造金錠,因此古代金錠的稱量、具名、形狀、成色都沒有統一的規格,種類十分雜亂,直到清朝以及其之後,金錠在鑄造、稱量、具名及形狀等規範上較為系統了
據史料和現存古物來看:金錠有一兩、二兩乃至十兩、二十兩之分;銀錠有半兩、一兩、十兩、二十兩、五十兩以至一百兩或三百兩。
舊制一市斤等於十六兩。秦和西漢時期,一斤相當於258.24克,一兩等於16.14克。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當於668.19克,一兩等於41.76克。隋末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當於596.82克,一兩等於37.30克。
我算術不太好,就麻煩LZ自己算了
(2)能兌換多少銀子?
這個也不好回答..........
水滸中1兩金子大概兌換13兩銀子,明初的金銀比價則為1:5。隆慶六年官定雲南的金銀比價為1:8。到崇禎年間,金銀的市場比價則從1:10變為1:15,已與西歐的金銀比價接近。
平均來說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所以:
一兩的金錠=8~11兩白銀
二兩的金錠=19~22兩白銀
十兩的金錠=80~110兩白銀
二十兩的金錠=160~220兩白銀
一些資料:
金銀錠可分為幾種:船形(元寶)、條形、餅形,不同形狀的金銀錠有著不同的名稱,船形的一般稱金銀錠,條形的一般稱金銀鋌,餅形的一般稱金銀餅。
金錠以明清兩朝及民國初期留存下來的居多,人們也常常稱其為“元寶”。“元寶”這種形狀在明以前是沒有的。先秦有馬蹄形金錠,西漢時有麟趾金,均與元寶差別很大;唐代銀錠多為長立方體,宋代則為束腰板形。唐宋銀錠造型簡單,堆放時能充分佔用空間。
其實,元寶正是從唐宋圓弧束腰銀板演變過來的。當圓弧束腰銀板的邊線呈圓弧型後,銀板的兩端開始變厚;當變厚到一定程度後,便向兩邊向一方面翹起,最後就成了“元寶”。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資料的。
兌換關係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再有:
水滸中1兩金子大概兌換13兩銀子;1兩銀子大概兌換4貫錢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釐,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宣告: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