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學試解,還望樓主自己詳察:
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造塔功德經》
所有的色相無色相,我說是因緣而起;因緣和合到盡頭則散壞。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雜阿含經》第262
因為A才有B,A生所以B才生;那麼如果沒有A則沒有B,A滅時則B也滅。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增一阿含經》卷50
所有的造作都是不永恆的,有生必然有盡頭,沒有生則也無所謂死,這種滅才是最快樂。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金剛經
所有一切的色相非色相,都是沒有自性的虛妄之事。只有明白色相非色相都並非真正有,就明白瞭如來佛性。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所有能說能聞能看等等的相,都是夢幻、泡影一般,危脆像露水、生滅之快像閃電,你要這樣分析它們。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楞嚴經》卷6
要明瞭佛性成佛解脫,佛性是相同的,但是修行方法有種種不同。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
我無始以來所做所有的惡事,都是因為無始的貪嗔痴、在身體語言心意上生髮出來,我今天都要為往昔而懺過為以後而悔改。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
如果人有造作重罪,事後能夠深刻的自責,懺悔、永遠也不再做,那麼業障也就被拔除。
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知道世界非永恆、山河大地都在時時變化不可靠,地水火風皆苦而無自性,色受想行識裡也找不到“我”,生生滅滅變化不停、都是虛妄不實沒有自性的。意識是惡業的源頭、行為是惡業本體,這樣來觀察,漸漸脫離生死。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雜阿含經卷二
有因、有緣,和合在一起成為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成就;有因、有緣,滅除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壞滅。
(生者,因緣也;滅者,依然因緣也。能成就者,因緣也;所成就者,依然因緣也。)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楞嚴經》
佛對阿難說,你經常聽到我講戒律,說修行中三個決定根本教義,所謂將散亂妄想心懾服為戒,因為戒生髮定力,因為定力生髮智慧,這叫做三無漏之學。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阿彌陀經
太長了……總體就是說,沒有厚實的善根、福德,不能往生西方。如果有人聽到阿彌陀佛名字一直唸到臨終,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他要死的時候心不被外境牽引糊塗,就能往生。佛勸大家都發願生阿彌陀佛國土。
我本因地,以唸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唸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楞嚴經》
我從因地上,用唸佛的不生滅真心,進入了無可忍而忍的境界,現在在這個世間、攝取唸佛人到西方極樂世界。佛問圓通的修行法門,我沒有其他選擇,就是把六根都收攝起來、一直清淨唸佛,修行觀照,這是最好的法門。
(注:楞嚴經最後選擇的是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而並非唸佛法門。)
當舍於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大寶積經第91卷
要放下懈怠,遠離各種喧鬧,寂靜生活少欲知足,這個人能解脫。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楞嚴經》
如果各個世界六道眾生,心中不生淫,則不被生死不斷的洪流牽轉。你修行三昧,本來是要超脫塵世煩勞,如果不斷除淫心、是沒法超脫的。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自性本來不生也不滅,不被汙染也不是可以洗淨的,即不增長也不減少。
末學試解,還望樓主自己詳察:
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造塔功德經》
所有的色相無色相,我說是因緣而起;因緣和合到盡頭則散壞。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雜阿含經》第262
因為A才有B,A生所以B才生;那麼如果沒有A則沒有B,A滅時則B也滅。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增一阿含經》卷50
所有的造作都是不永恆的,有生必然有盡頭,沒有生則也無所謂死,這種滅才是最快樂。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金剛經
所有一切的色相非色相,都是沒有自性的虛妄之事。只有明白色相非色相都並非真正有,就明白瞭如來佛性。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所有能說能聞能看等等的相,都是夢幻、泡影一般,危脆像露水、生滅之快像閃電,你要這樣分析它們。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楞嚴經》卷6
要明瞭佛性成佛解脫,佛性是相同的,但是修行方法有種種不同。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
我無始以來所做所有的惡事,都是因為無始的貪嗔痴、在身體語言心意上生髮出來,我今天都要為往昔而懺過為以後而悔改。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
如果人有造作重罪,事後能夠深刻的自責,懺悔、永遠也不再做,那麼業障也就被拔除。
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
知道世界非永恆、山河大地都在時時變化不可靠,地水火風皆苦而無自性,色受想行識裡也找不到“我”,生生滅滅變化不停、都是虛妄不實沒有自性的。意識是惡業的源頭、行為是惡業本體,這樣來觀察,漸漸脫離生死。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雜阿含經卷二
有因、有緣,和合在一起成為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成就;有因、有緣,滅除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壞滅。
(生者,因緣也;滅者,依然因緣也。能成就者,因緣也;所成就者,依然因緣也。)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楞嚴經》
佛對阿難說,你經常聽到我講戒律,說修行中三個決定根本教義,所謂將散亂妄想心懾服為戒,因為戒生髮定力,因為定力生髮智慧,這叫做三無漏之學。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阿彌陀經
太長了……總體就是說,沒有厚實的善根、福德,不能往生西方。如果有人聽到阿彌陀佛名字一直唸到臨終,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他要死的時候心不被外境牽引糊塗,就能往生。佛勸大家都發願生阿彌陀佛國土。
我本因地,以唸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唸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楞嚴經》
我從因地上,用唸佛的不生滅真心,進入了無可忍而忍的境界,現在在這個世間、攝取唸佛人到西方極樂世界。佛問圓通的修行法門,我沒有其他選擇,就是把六根都收攝起來、一直清淨唸佛,修行觀照,這是最好的法門。
(注:楞嚴經最後選擇的是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而並非唸佛法門。)
當舍於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大寶積經第91卷
要放下懈怠,遠離各種喧鬧,寂靜生活少欲知足,這個人能解脫。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楞嚴經》
如果各個世界六道眾生,心中不生淫,則不被生死不斷的洪流牽轉。你修行三昧,本來是要超脫塵世煩勞,如果不斷除淫心、是沒法超脫的。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自性本來不生也不滅,不被汙染也不是可以洗淨的,即不增長也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