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失眠築夢調理師

    大型哺乳動物如牛、豬、貓、狗都會睡覺,這誰都知道,其實低等動物也會睡覺。夏天或秋天,每到傍晚或凌晨,可以看到蚱蜢、蝴蝶等昆蟲靜靜地趴在草莖上一動不動,鳴叫了一天的蟬、青蛙到了後半夜也都銷聲匿跡,整個世界萬籟俱寂。

    如果以長時間靜止不動作為睡眠的指標,可以說靈長類、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軟體動物和昆蟲都會睡覺。但是,如果透過腦電波來判斷動物是否在睡眠,那就只有靈長類哺乳類和鳥類能夠清楚地顯示出睡聯狀態。

    爬行類如龜和蛇,兩棲類如青蛙,雖然也可以測到腦電波,但靜止狀態與唾眠狀態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動物睡眠的時間,依其種屬不同差別極大。僅就哺乳動物而言就可看到:馬一天只睡2個小時;牛、大象、羊、騾睡3個小時;豬、免、豚鼠與人差不多,每天睡8個小時;大鼠、小鼠、松鼠、狼每天要睡13個小時,睡覺最多的恐怕要效生活在巴西森林中一種大型樹獺,全身長滿褐色粗毛,動作異常遲緩,因其白齒不發達,只能以樹芽和嫩葉為食,其爪如鐵鉤,一天之中有20個小時左右趴在樹幹上睡大覺。

    由此可見,從低等動物到高等動物都需要睡眼。因為,無論是低等還是高等,它們我有的特點就是:都必須尋覓食物以維持生命;都必須逃避敵害以儲存自己;都必須生衍繁殖以延續種族。完成了這些必需的活動之外,剩餘的時間就成為餘暇時間。

    如何度過自已的餘暇時間呢,我們人類會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生活環境、教養程度、興趣愛好,以各種不同方式來支配屬於自己的餘眼時間:或攜妻帶子去郊遊,或與情侶漫步在林蔭,或對弈、打球、跳舞……*真可謂豐富多彩。而在動物界則單調得很,它們會找- - 安全舒適之處,儘量減少活動以節省能量,最好的方式恐怕就是睡覺。

    在自然界裡,到處充滿著激烈的生存競爭、弱肉強食,要想儲存自己、延續種族,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就是睡覺也需要具有特殊本領。

    昆蟲具有良好的保護色和體態,躲藏於樹葉下、枝條間、草叢中,透過擬態使敵人不易發現。

    有一種爬蟲類動物叫變色龍,其體色隨環境而變,眼球可前後、上下轉動180度,頭不動就可眼觀六路,加上伸縮自如的長舌,捕捉身邊飛過的昆蟲,真可謂百發百中。但它屬於變溫動物,當夜幕降臨、溫度下降時其體溫也隨之降低,

    動作變得越來越遲鈍,這容易給敵人以可乘之機,因此天黑之前它必須趕快找一擬態環境隱藏起來睡覺。

    大多數鳥類,白天可以自由飛翔,目光銳利,毫不費力地獵獲小動物或啄食穀物,但一到黃昏就看不清楚了,這是雀目的特點。所以每近黃昏,鳥必歸巢,巢多築於大樹高處,讓食肉類哺乳動物望塵莫及。這種飛鳥投林的景色,使人想起陶淵明的絕妙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最慘的要數大型食草類動物,如鹿、馬、牛、羊,在野生狀態”下,為填飽肚子,每天要進食大量的草或樹葉,餘暇本來就很少,寬曠的大草原又很難找到理想的藏身之所,只好被迫減少睡眠時間,每天只能唾2~3個小時,一有風吹草動,隨時準備奔選。在動物進化過程中,可能也出現過食草而又貪睡的品種,但很快遭到食肉動物的襲擊傷害,終於絕種。

    可能會有人提出異議:“大象、 犀牛不也是食草類動物嗎,又無敵害敢於輕易進攻它們,為什麼唾眠也那麼短呢?”的確如此,但要知道,影響睡眠的不只食草類動物這-一個因素,還有大自然本身的因素。大象、犀牛身軀龐大,食物卻是營養價值極低的草類,為滿足需要,每天要進食一-百到數百公斤的草,談何容易!至少每天要奔走數公里來覓食,奔走數十公里去飲水,生活迫使它們不可能有太多的餘喂用於睡脹。

    食草動物也並非都是短睡眠者,如豬、兔、鼠類等,有的與人類睡眠時間相似,有的還要超過我們。這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如豬,其祖先野豬並非善類,皮糙肉厚、巨齒獠牙,狂怒時可撞倒大樹、刺死惡狼,雖習慣於食草但偶也會開葷,一般的食肉類不敢輕易招惹它,可以說野豬雖劃歸食草類,但“享受”食肉類“待遇”,自然可放心大睡、高枕無憂,“懶豬” 之名故而流傳下來了。

    人們常說: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言外之意,兔子是最老實的動物了,幾乎所有食肉動物都敢欺負它,豺、狼、虎、豹、狐、狗自不必說,連身驅細長的黃釉蛇都敢以它為食。但免有一特長,就是挖洞,成語“狡兔三窟”即源於此。加之“免子不吃窩邊草”,極善為裝,這就保證了其不易被識破,即使被發現了也不易被捉到,所以免子可以躲進小洞安心睡覺。鼠類的打洞本領又遠勝於兔,所以其睡眠時間也就更長些。

    虎、獅、狼等,以肉為食營養豐富,飽餐一頓可數日不食,所以睡眠時間更長。

    可見睡眠時間長短,並非完全為了節省能量及恢復體力的需要,還要看其有多少“餘暇時間”可以利用,以及安全保證的程度而定。習慣下來的睡眠時間,透過遺傳方式一代代傳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茅臺於2001年上市,18年間股價上漲200倍,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