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袁雜談記
-
2 # 夢想成臻3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舉國上下都迷漫著和平的氣氛。人民天真的相信,再也不會有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的戰爭了。從國王到內閣,都研究著如何裁軍,進行建設。但在議會中,丘吉爾獨具慧眼,警告國會,德華人會撕毀《凡爾賽條約》的。他看透了德國的野心,看透了希特勒的德國會給歐州帶來災難。
這個時候,英國的首相是維尼爾.張伯倫。他是一個典型的妥靖派人物。他不聽丘吉爾的意見,認為丘吉爾誇大其辭。1938年9月,由義大利的墨索里尼出面邀請了英、法、德、意四國領袖到慕尼黑開會。幻想避免戰爭的張伯倫高興的參加了。會後,張伯倫帶著一份希特勒保證不要一點英國領土要求的宣告回到了英國。聲稱這是把和平第二次從德國帶回了唐寧街。但是議會中的丘吉爾完全不相信,並抨擊了張伯倫的綏靖政策。
1939年,德國吞併了捷克,迫使斯洛伐克成立了親德政權。1940年,納粹德國又入侵荷蘭、比利時,繼而佔領了丹麥和挪威。這些國家的淪陷,使德國有了從海上進攻英國的前沿陣地。張伯倫的綏靖政策也隨之失敗。
英國的下院開始指責內閣的無能,抨擊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的錯誤。對其內閣表現出極大的憤概。並要求張伯倫下臺,在這個背景下,丘吉爾被眾人推擁著當上了首相。
1940年5月10日,丘吉爾正式出任首相。出任首相後,發表著名的演講:“我沒有別的,我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貢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地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的去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和艱難也要去爭取勝利!”
他的演講,激發了英華人民的鬥志,使英華人民看到了希望。徹底拋棄了綏靖主義,帶領英國走上了反法西斯主義的道路。同時對世界反法西斯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3 # 歷史研習社
(丘吉爾)
2天后,丘吉爾在下議院發表了一場激情四溢的演講,“我們務必認識到,沒有勝利就不復有大英帝國,沒有勝利就不復有大英帝國所象徵的一切,沒有勝利就不復有日不落帝國多少世紀以來的強烈要求和衝動。”演講讓議員們五體投地,於是,丘吉爾獲得了全票透過的支援。而與此同時,張伯倫卻黯然退場,不但被人嘲笑為軟弱無能,而且被人指責要對歐洲戰爭的爆發負責。
丘吉爾的上臺,無非是丘吉爾一直主張對德強硬,讓英華人覺得,他很可靠。跟丘吉爾比起來,那個從慕尼黑回來後宣稱“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安心睡個好覺去吧!”的張伯倫,實在是不靠譜。
(電影《至暗時刻》中看起來畏畏縮縮的張伯倫和堅定無比的丘吉爾)
在一戰後,英華人普遍害怕戰爭,而丘吉爾則一直堅持不對德妥協的立場,這讓他看起來像是政府中少有的“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丘吉爾便反對英國的裁軍計劃,並預言希特勒的獨裁統治會給整個歐洲,乃至世界帶來巨大災難。
與此同時,他還勸說法華人加強軍事實力,而不是“裁減你的武器,增加你的義務”。可那時丘吉爾人微言輕,沒有人會把他的話當成一回事。
1936年3月,德國軍隊開進萊茵蘭非軍事區。雖然這一行為違反了《凡爾賽條約》,但是英法兩國政府都噤若寒蟬,不敢反對。英國政府也只有丘吉爾警告德國的這一行動,將對西歐安全後患無窮。
慕尼黑會議之前,丘吉爾得知英法政府可能會對德妥協,馬上向倫敦新聞界發表宣告:“這無異是西方民主國家向納粹武力威脅的徹底投降……”。為此,他還提議由反對黨人和保守黨中持反對意見的人士發表一個聯合宣告,敦促張伯倫堅持立場。但是,他的意見同樣無人理睬。
(張伯倫手揮《慕尼黑協定》)
1940年,當德國侵略挪威,而英國救援不力後,張伯倫5月8日在下議院遭到很多議員的彈劾:“請您下臺,看在上帝的份上,請你走吧!”
這時候,英華人才認識到,一直以來堅持對德強硬立場的丘吉爾是多麼的正確。如今,德軍揮師西進,英國需要一位強硬的領袖帶領他們抵抗侵略,那麼誰最合適呢?毫無疑問,就是海軍大臣丘吉爾了。
參考資料:
1、(英)溫斯頓·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吳萬沈等,翻譯,南方出版社,2003
2、(美)德柏雷《夢斷馬奇諾》,林頂,編譯,安徽文藝出版社,2011
回覆列表
丘吉爾全名是: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他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出身於貴族,父親倫道夫勳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這官不小了。
丘吉爾本人還是個作家,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同時他非常善於演講,也是個演說家,他的演講很有感染力,這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很好的體現出來了。據相關報道,丘吉爾是歷史上掌握英語單詞數量最多的人之一,有十二萬多。可見他不僅是個政治家,文學才能也了得。
丘吉爾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