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萌萌與芃芃668

    《太平廣記俊辯》 曹植

    【原文】

    魏文帝①嘗與陳思王植同輦出遊,逢見兩牛在牆間鬥,一牛不如,墜井而死。詔令賦死牛詩,不得道是牛,亦不得雲是井,不得言其鬥,不得言其死,走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盡不成,加斬刑。子建策馬而馳,既攬筆賦曰:“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賦成,步猶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詩云:“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註釋】

    ①魏文帝:即魏王曹丕,字子桓,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廟號世祖,諡號文皇帝。曹丕少有逸才,廣泛閱讀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年僅八歲,即能為文,又善騎射,好擊劍。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的幫助下,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弟弟曹植,被立為王世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曹丕繼位為魏王、丞相、冀州牧。

    【譯文】

    魏文帝曹丕曾經和弟弟陳思王曹植一同出去遊玩,看見兩頭牛在牆裡鬥架。一頭牛鬥不過另一頭,掉到井裡摔死了。曹丕命令曹植以死牛作一首詩,但不能說“牛”字,也不能說“井”字,不能說“鬥”,也不許說“死”。馬走一百步,必須作完一首四十個字的詩,如果一百步走完了作不完詩,就殺頭。曹植一邊騎馬往前跑,一邊提筆寫道:“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詩作完了,一百步還沒有到。於是他又作了一首三十字的詩憐憫自己:“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雞蛋、鴨蛋等做成鹹雞蛋、鹹鴨蛋,營養會不會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