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處於禁養區,是沒辦法改變禁養的結局的
哪些區域將被劃為畜禽“禁養區”呢?
A、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衝區;
B、城市和城鎮中居民區、文教科研區、醫療區等人口集中地區;
C、縣級人民政府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域;
D、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規定需特殊保護的其他區域。
1、符合行業戰略規劃
就生豬養殖業來講,有資料顯示:《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頒佈後,南方水網地區逐漸削減生豬養殖1600萬頭。在各地的禁養區劃分出來後,又削減生豬養殖3600萬頭。養殖散戶集中離場,豬肉供應出現了缺口,引起了豬肉價格的上漲。好行情來了,那剩下的養殖戶應該如何養呢?
其實國家已經形成了生豬養殖的戰略性規劃,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廣東等南方水網地區是生豬養殖約束髮展區,養殖數量不再增加。而河北、山東、河南、重慶、廣西、四川、海南是國家重點發展區,也將成為豬肉供給的核心區。內蒙,東北和雲貴地區被定位為潛力增長區。生豬主產區將整體呈現從南到北的遷徙。農村養殖戶要做的就是順應政策要求,及時調整。
2、種養結合,畜禽糞便裡淘金
環保整治壓力下,如果採用工業化治理養殖汙染,養殖每頭豬要增加35元的成本。環保和養殖,難道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實,解決畜禽糞便汙染的關鍵問題是把糞便利用起來,讓它變成資源。而因地制宜,採用科學的種養結合模式,就能從糞便裡淘金!
怎樣才叫合理的模式的?比如在河南,一些地區採用了“豬+蓮+大棚菜”的種養結合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什麼用蓮不用小麥呢?如果一家年出欄5萬頭的養豬場,透過種植小麥來處理糞汙,那麼需要種1萬多畝,但因為蓮藕需水量大,根部對汙水淨化處理效果是小麥的50倍,只需要種1000畝就可以了。
有人算了一筆賬,5萬頭豬產生的畜禽糞汙經過乾溼分離後,幹糞發酵成有機肥,年銷售額達95萬;汙水進行沼氣發電,年收入78萬;沼液用來種植作物,300畝蔬菜大棚純利潤300萬,500畝蓮藕純利潤300萬元。糞汙處理後每年帶來700多萬的收入,扣掉裝置折舊600多萬,每頭豬增加收入130元錢。即使由於行情不好,很多人養豬賠錢的時候,種養結合迴圈鏈還在為你賺錢!
禁養和環保整治,讓一些中小養殖戶集中退出養殖舞臺,而規模化養殖場藉助資金優勢和先進的環保理念佔據了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資金不充足的散戶要離開,相反散戶由於周邊都有種植區域,只要改變養殖方式,採用家庭農場種養結合模式,把汙染物變成可利用的肥料和能源,就能佔據一定的市場空間。養殖業環保整治讓種養結合成為趨勢!
禁養只是對能夠做養殖的區域做了地理上的限制,是不讓養殖戶在禁養區內養殖了,但符合條件可以在限養區和適養區進行養殖。禁養和環保整治,讓一些中小養殖戶集中退出了養殖舞臺,未來的養殖業格局也越來越清晰。不難預測,未來養殖業應該是兩級分化的:集約化養殖領域,幾家龍頭企業藉助國家補貼、資金優勢、先進的環保裝置,實現飼料加工,養殖、屠宰、食品加工和銷售等一條龍產業,從源頭到終端瓜分市場。但這並不意味著資金不充足的散戶要離開。
由於養殖區域範圍縮小了,對於高品質土雞養殖而言,市場需求的數量還在不斷上升,仍然有條件進行養殖的農戶迎來的是機遇也是個挑戰。環保整治壓力下,如果採用工業化治理養殖汙染,養殖成本肯定要增加。環保和養殖,難道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實,解決畜禽糞便汙染的關鍵問題是把糞便利用起來,讓它變成資源。散戶由於周邊都有種植區域,只要改變養殖方式,採用家庭農場種養結合模式,把汙染物變成可利用的肥料和能源,達到資源友好,環境節約,汙染零排放,就能佔據一定的市場空間。
養殖業環保整治讓種養結合成為趨勢!對於生態土雞養殖戶而言,有了哪些新的要求呢?首先,養殖戶在養殖場規劃選址的時候就要跳出禁養區,如果自己現有的養殖區域位於禁養區內,要及早做準備,因為被拆遷是遲早的事情,不要被拆的措手不及。其次,限養區內的養殖戶要順應國家的政策方向,及時轉型。位於適養區內的養殖戶也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和養殖前景規劃,選擇適合的養殖模式。
養殖業有一條實線,那就是環保高壓線,也有一條虛線,那就是生態養殖。實線是底線,虛線是趨勢。環保高壓下轉型做生態農業是潮流也是趨勢,但是方法不對,努力白費,生態農業不僅僅是悅耳的詞彙,必須重視細節,用專業的知識和精心的管理去實現!
一、如果處於禁養區,是沒辦法改變禁養的結局的
哪些區域將被劃為畜禽“禁養區”呢?
A、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衝區;
B、城市和城鎮中居民區、文教科研區、醫療區等人口集中地區;
C、縣級人民政府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域;
D、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規定需特殊保護的其他區域。
二、農村養殖戶還能不能做養殖?環保高壓下應該如何養?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1、符合行業戰略規劃
就生豬養殖業來講,有資料顯示:《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頒佈後,南方水網地區逐漸削減生豬養殖1600萬頭。在各地的禁養區劃分出來後,又削減生豬養殖3600萬頭。養殖散戶集中離場,豬肉供應出現了缺口,引起了豬肉價格的上漲。好行情來了,那剩下的養殖戶應該如何養呢?
其實國家已經形成了生豬養殖的戰略性規劃,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廣東等南方水網地區是生豬養殖約束髮展區,養殖數量不再增加。而河北、山東、河南、重慶、廣西、四川、海南是國家重點發展區,也將成為豬肉供給的核心區。內蒙,東北和雲貴地區被定位為潛力增長區。生豬主產區將整體呈現從南到北的遷徙。農村養殖戶要做的就是順應政策要求,及時調整。
2、種養結合,畜禽糞便裡淘金
環保整治壓力下,如果採用工業化治理養殖汙染,養殖每頭豬要增加35元的成本。環保和養殖,難道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實,解決畜禽糞便汙染的關鍵問題是把糞便利用起來,讓它變成資源。而因地制宜,採用科學的種養結合模式,就能從糞便裡淘金!
怎樣才叫合理的模式的?比如在河南,一些地區採用了“豬+蓮+大棚菜”的種養結合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什麼用蓮不用小麥呢?如果一家年出欄5萬頭的養豬場,透過種植小麥來處理糞汙,那麼需要種1萬多畝,但因為蓮藕需水量大,根部對汙水淨化處理效果是小麥的50倍,只需要種1000畝就可以了。
有人算了一筆賬,5萬頭豬產生的畜禽糞汙經過乾溼分離後,幹糞發酵成有機肥,年銷售額達95萬;汙水進行沼氣發電,年收入78萬;沼液用來種植作物,300畝蔬菜大棚純利潤300萬,500畝蓮藕純利潤300萬元。糞汙處理後每年帶來700多萬的收入,扣掉裝置折舊600多萬,每頭豬增加收入130元錢。即使由於行情不好,很多人養豬賠錢的時候,種養結合迴圈鏈還在為你賺錢!
禁養和環保整治,讓一些中小養殖戶集中退出養殖舞臺,而規模化養殖場藉助資金優勢和先進的環保理念佔據了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資金不充足的散戶要離開,相反散戶由於周邊都有種植區域,只要改變養殖方式,採用家庭農場種養結合模式,把汙染物變成可利用的肥料和能源,就能佔據一定的市場空間。養殖業環保整治讓種養結合成為趨勢!
三、禁養對於養雞業的影響禁養只是對能夠做養殖的區域做了地理上的限制,是不讓養殖戶在禁養區內養殖了,但符合條件可以在限養區和適養區進行養殖。禁養和環保整治,讓一些中小養殖戶集中退出了養殖舞臺,未來的養殖業格局也越來越清晰。不難預測,未來養殖業應該是兩級分化的:集約化養殖領域,幾家龍頭企業藉助國家補貼、資金優勢、先進的環保裝置,實現飼料加工,養殖、屠宰、食品加工和銷售等一條龍產業,從源頭到終端瓜分市場。但這並不意味著資金不充足的散戶要離開。
由於養殖區域範圍縮小了,對於高品質土雞養殖而言,市場需求的數量還在不斷上升,仍然有條件進行養殖的農戶迎來的是機遇也是個挑戰。環保整治壓力下,如果採用工業化治理養殖汙染,養殖成本肯定要增加。環保和養殖,難道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實,解決畜禽糞便汙染的關鍵問題是把糞便利用起來,讓它變成資源。散戶由於周邊都有種植區域,只要改變養殖方式,採用家庭農場種養結合模式,把汙染物變成可利用的肥料和能源,達到資源友好,環境節約,汙染零排放,就能佔據一定的市場空間。
養殖業環保整治讓種養結合成為趨勢!對於生態土雞養殖戶而言,有了哪些新的要求呢?首先,養殖戶在養殖場規劃選址的時候就要跳出禁養區,如果自己現有的養殖區域位於禁養區內,要及早做準備,因為被拆遷是遲早的事情,不要被拆的措手不及。其次,限養區內的養殖戶要順應國家的政策方向,及時轉型。位於適養區內的養殖戶也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和養殖前景規劃,選擇適合的養殖模式。
養殖業有一條實線,那就是環保高壓線,也有一條虛線,那就是生態養殖。實線是底線,虛線是趨勢。環保高壓下轉型做生態農業是潮流也是趨勢,但是方法不對,努力白費,生態農業不僅僅是悅耳的詞彙,必須重視細節,用專業的知識和精心的管理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