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的智慧覺悟。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覺悟"。
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通俗的講就是:對待事物、人 ,不以自我為出發點,完全、徹底、客觀及宏觀地去認知,產生正確的理解,從而處理問題,得出的圓滿結果所顯現出的智慧。
破除個體觀念,從我、人、大家、整體,不同角度分析問題,也叫換位覺知,圓滿去解決問題。所謂的換位覺知及整體概念就有不同的級別,有羅漢,菩薩,佛(終極覺悟者)。所謂的整體概念就比如國家,地球,宇宙,終極是包容宇宙的虛空。
佛教認為智慧不是思考出來的,和西方哲學不同。西方認為我思故我在,佛教所追求達到的宏觀是要消除這個"我"的定義和概念後產生整體。甚至最終覺悟每個個體之間的銜接比如一滴水融入大海,海和一滴水的概念都沒有, 但覺悟者明白他們自性相同沒有差別。
擴充套件資料: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智名。舊譯曰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
維摩經佛國品肇注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
淨土論注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
法華玄贊二曰: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的智慧覺悟。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覺悟"。
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通俗的講就是:對待事物、人 ,不以自我為出發點,完全、徹底、客觀及宏觀地去認知,產生正確的理解,從而處理問題,得出的圓滿結果所顯現出的智慧。
破除個體觀念,從我、人、大家、整體,不同角度分析問題,也叫換位覺知,圓滿去解決問題。所謂的換位覺知及整體概念就有不同的級別,有羅漢,菩薩,佛(終極覺悟者)。所謂的整體概念就比如國家,地球,宇宙,終極是包容宇宙的虛空。
佛教認為智慧不是思考出來的,和西方哲學不同。西方認為我思故我在,佛教所追求達到的宏觀是要消除這個"我"的定義和概念後產生整體。甚至最終覺悟每個個體之間的銜接比如一滴水融入大海,海和一滴水的概念都沒有, 但覺悟者明白他們自性相同沒有差別。
擴充套件資料: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智名。舊譯曰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
維摩經佛國品肇注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
淨土論注曰:"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為正,三為遍。菩提為道,統而譯之,名為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
法華玄贊二曰: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
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