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子斌

    老年疣又稱脂溢性角化病,或基底細胞乳頭瘤,是一種良性的面板贅生物。老年疣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相當高,60歲以上的患病率高達80%,80歲以上幾乎可達100%

       老年疣

      確切病因不詳,但與區域性表皮細胞成熟受阻而造成堆積有關。本病早期的表現有可能僅是不大的、扁平的淡黃色或茶色斑片,進而增大、變厚,顏色漸漸加深,表面覆蓋有油膩性厚痂或油脂性鱗屑,脂溢性角化病也許就是由此而得名的。老年疣可以多發或單發,常發生在顳、額、臉頰、上胸甚至四肢,這些疣狀贅生物一般不會帶來明顯的不適感。儘管發病率很高,且很少有自愈的情況,但值得慶幸的是,它也很少發生惡變。

      不過,當面板開始出現瑕疵或色斑時,就要注意這些瑕疵的變化了,尤其是發現色斑漸漸粗糙、增厚或有痂皮出現時,更須格外警惕。老年人不妨學學年輕人,多照照鏡子,洗臉時細心觀察臉部面板。有些人極喜歡用指甲或剃刀刮掉或撕掉這些痂皮,但過後痂皮會再出現,若再刮又會再長,反反覆覆,就可能造成感染。儘管本病的惡變機率極低,但刮或撕對患部面板來說是一種不良刺激

       老年疣

      ,反覆、經常的不良刺激是有害無益的。

      因此,最好能在瑕疵或色斑未出現前及早選用護膚、增白、防皺的面脂或面霜。可以按自己的經濟情況到大商店的化妝品專櫃選擇合適自己的用品,也可到醫院請面板科醫生指點用藥。若能結合護膚、潤膚等營養霜外搽則更為理想。若色斑變厚、粗糙甚至結成厚厚的痂皮時,特別是皮損發生在頭皮、下頦(長鬍須的部位)或受壓部位,千萬別用手指摳或撕,最好到醫院面板科應用鐳射或冷凍、手術等方法治療。

      老年疣又名脂溢性角化病、老年斑、基底細胞乳頭瘤,是一種良性表皮性腫瘤。

      老年疣大多發生於老人,雖然亦可見於青年人,但一般均發生於30至40歲以後。以往曾認為本病是一種遲發上皮痣、良性上皮性腫瘤、老年面板變化或感染性病變,但迄今確切病因不明。

      有些報告特別強調為家族顯性遺傳。臨床表現本病最常見於面、頭皮

       老年疣

      、軀幹、上肢,但也可發生於體表任何部位。早期損害為小而扁平、境界清楚的斑片,表面光滑或略呈乳頭瘤狀,淡黃褐或茶褐色。以後損害漸漸增大,表面更加呈乳頭瘤樣,可形成一層油脂性厚痂。色素沉著可非常顯著。陳舊損害的顏色變異很大,可呈健皮色或淡茶褐色乃至暗褐色,甚至黑色。毛囊角栓是重要特徵之一,有時甚至很小的早期皮疹,即已看得很清楚,較大損害的疣狀表面則由許多小而扁平的乳頭瘤樣損害聚合而成。結痂很厚的損害,輕輕揭去表面痂皮後,表面呈乳頭瘤樣。雖然損害表面多呈油脂狀,但有不少損害表面乾燥呈疣狀。如損害淺表時,則猶如粘著於表皮。

      本病可單發,但通常多發,病損數目也可很多。通常無自覺症狀,偶有癢感。當發生於油脂溢位部位或摩擦外傷部位,皮疹可被刺激而發生炎症及上皮組織不規則增生,又稱為受刺激的脂溢性角化病。損害發生於頭皮者並不影響頭髮生長。病程通常緩慢,損害可向周圍擴大,但也可融合成大塊。無自愈傾向。雖有報告可併發基底細胞瘤者,但甚少見,故一般不認為是癌前病變。

      病理變化本病從病理上可分為三型,即角化型,棘層肥厚型及腺樣型。

      三者常混合存在。三型的共同點是均有角化過度,棘層肥厚和乳頭瘤樣增生。其特點是腫瘤病變的基底位於同一水平面上,兩端與正常表皮相連。棘層肥厚的細胞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棘細胞或鱗狀細胞,而另一種為基底樣細胞,類似表皮基底細胞,此種基底樣

       老年疣

      細胞也是本病特點。三型變化也各有不同,角化型者角化過度和乳頭瘤樣增生較顯著,而棘層肥厚不明顯;由於角質內陷的結果,因此多形成假性角質囊腫。棘層肥厚型者角化過度和乳頭瘤樣增生均較輕,雖然也可見角質囊腫,但表皮增厚較明顯,病變處表皮增厚常常形成粗網狀,增厚表皮中基底樣細胞多於鱗狀細胞。腺樣型者則由多數細束條狀表皮細胞構成,此種束條由表皮向真皮伸展,並互相分支或交織;細胞束條多由兩層基底樣細胞組成。此型角質囊腫少見。腫瘤細胞內所含色素量隨各型而異,角化型色素增多不明顯,腺樣型色素較多,棘層肥厚型則多少不一。

      本病如臨床與病理結合起來,診斷並不困難。但有些早期損害似扁平疣;發生露出部位的角化型損害易與老年性角化病(或日光性角化病)相混淆;色素很深的損害應與痣細胞痣區別。發生炎症或受了刺激的損害可類似基底細胞瘤或鱗狀細胞癌乃至惡性黑素瘤,此時則需作活檢或手術後作病理檢查來鑑別。

      本病一般不需要治療,而僅是美容問題。如有瘙癢或發生炎症,或診斷有問題時,則可手術切除。此外,可用液氮、二氧化碳冷凍治療,但如診斷尚未明確,治療前最好先作一活檢,以免誤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排骨棕子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