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秋妮

    “士為知己者死”的典故,記載於《刺客列傳》。豫讓是晉華人,是戰國四大刺客之一。春秋末年,刺客豫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士為知己者死"的忠義!豫讓漆身吞炭的故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智伯尊寵

    起初,豫讓是給晉國六卿中的範氏、中行氏二家做事的。

    但是,因為這兩家的做事環境並不適合豫讓,豫讓在這兩家做得也很不開心。

    在仔細斟酌之後,豫讓先後辭掉了在範氏、中行氏家的職務。

    豫讓離開範氏、中行氏兩家之後,當然還要繼續生存,豫讓還需要繼續找工作。

    這個時候,晉國六卿之一的智氏家裡有個職位空缺,並且智伯對豫讓也已經有所耳聞,對豫讓有所肯定。

    於是,豫讓就到智伯這邊來做家臣。豫讓這個人,做事很有條理,也很用心,到了智家之後,智伯對豫讓另眼相待,非常重視豫讓的意見,也很尊重豫讓的勞動成果。豫讓在智家的工作生活,還真有那麼一股子如魚得水的勁兒。智伯對豫讓很尊寵,稱他為國士。

    二.假扮行刺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聯合將智伯消滅,瓜分了智氏的田地,形成了"三家分晉"的局面。

    趙襄子還把智伯的頭顱塗上漆,當做自己的飲酒器具。

    智伯的家臣豫讓,僥倖逃過了誅殺,隱姓埋名,一心想為主公報仇。

    豫讓假扮為受過刑罰做苦工的人,懷揣ヒ首,混進趙襄子宮中打掃廁所。

    趙襄子在上廁所的時候,心裡忽然感到一陣不安,就下令四處搜查,抓住了豫讓。

    趙襄子的左右隨從都想殺死豫讓,趙襄子卻說:“智伯死了,又沒有什麼後人,而此人還要為他報仇,真是一個義士,我小心躲避他就好了。”

    然後把豫讓釋放了。

    三.漆身吞炭

    豫讓沒有放棄報仇。

    豫讓又把自己的全身塗上漆,好像得了癩病一般,還吞下火炭使聲音變得嘶啞。

    他在集市上乞討,就連他的結髮妻子見面也認不出來。

    豫讓走到一位朋友面前,主動打招呼。朋友端祥半天,認出他後大吃一驚,流著淚對他說:

    “以你的才幹,如果投靠趙家,一定會得到重用,那時會有機會接近他。

    到時候你想做什麼,還不是易如反掌嗎?

    何苦自殘形體以至於此呢?

    用這種方式來報仇,不是太難了嗎?”

    豫讓說:

    “如果我已經委身做趙家的臣子,而又找機會去刺殺他,這是對他懷有二心。我也知道現在這種做法,要報仇是極困難的。然而之所以還要這樣做,是要後世那些為人臣子而心懷不忠的人感到羞愧。”

    四.赤橋伏擊

    有一天,趙襄子乘車出行,豫讓就埋伏在他必經的赤橋下,準備在趙襄子過橋的時候刺殺他。

    趙襄子到了橋前,所騎的馬卻突然驚跳起來,趙襄子覺得可能有刺客。

    於是下令搜尋,捕獲豫讓。

    五.死為知已

    趙襄子責問豫讓:

    “您不是曾經侍奉過範氏、中行氏嗎?

    智伯把他們都消滅了,而您不替他們報仇,反而託身為智伯的家臣。

    智伯已經死了,您為什麼單單如此急切地為他報仇呢?”

    豫讓說:“我在範氏、中行氏當家臣的時候,他們都把我當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

    而智伯,他把我當作國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國士那樣報答他。"

    豫讓這次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於是懇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讓其刺穿,以完成心願。

    趙襄子答應了要求,豫讓拔劍連刺衣服三次,然後自殺。

    豫讓身死的那一天,整個趙國的俠士,都為之動容,痛哭流涕。

    豫讓這個人,也是刺客的一種典型。不為自己個人的利益,只是單純地為了報恩,也算是一種獨特的悲壯美學!

    古人有詩讚:

    豫讓酬恩歲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選股做超跌反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