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暖心秋媽

    孩子吃飯沒規矩家長很頭疼,兒童餐桌裡該如何培養?

    首先,我並不清楚題主的孩子到底有多大?而且也沒描述清楚孩子是誰在帶?

    我個人認為,孩子的餐桌禮儀如果是孩子年齡尚小的話,我們只需告訴孩子飯前飯後吃飯時應該怎麼做就可以了,我們可以不必太在意孩子看似“不懂禮貌”的行為。其實並不是孩子不懂禮貌,而是他需要一個懂禮貌的氛圍。但是大人並沒有告訴他或者大人並沒有這樣的氛圍。

    大人覺得孩子沒禮貌時,我們大人自己就應該做示範作用,孩子才願意學習。並且在大人的引導下逐漸懂得餐桌禮儀。希望孩子從小懂得餐桌禮儀,我是這樣做的:

    一、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平時我下廚時,總是最後一個上桌子的。孩子老爸會夾好一塊放我碗裡。並且,很主動地邀我吃飯:“孩子媽媽,吃飯了。”此時,他們父子倆在等待的時候,孩子爸會對孩子說:“媽媽在給我們做好吃的,我們要等媽媽一起才開始吃。”當我坐上桌時,孩子爸和我都會說:“爸爸/媽媽吃飯,寶貝吃飯。”當我們這樣的習慣形成以後,孩子自然就跟著會說了。

    溫馨提示:我從來不縱容因為孩子小就不教的理念,也從來不會覺得孩子小聽不懂。不管他的年齡大小,只要我們平時微小細節的引導,孩子肯定知道基本的餐桌禮儀。

  • 2 # 素秋慈

    孩子吃飯沒規矩家長很頭疼,兒童餐桌禮儀該如何培養?

    小孩不好好吃飯,確實頭疼,每次在餐桌上,看到淘氣的小兒,只能無奈陪笑。

    小兒餐桌表現,真的沒辦法嗎?非也,人的習慣是養成的。孩子的不良習慣最容易糾正,關鍵要看大人夠不夠堅持。

    愛子七不責裡,有一個“飯食不責”,就是吃飯的時候,不能責備。但我覺得要看情況。

    你鼓勵什麼,孩子就發展什麼

    大人越堅定,孩子越懂事。你是不是一邊要求孩子,一邊慣著孩子呢?壞習慣都是驕縱出來的。

    孩子上桌就挑食,我是這麼做的:“如果你覺得我們做的飯不合口味,下頓飯你來做,好不好?”他會說:“可我是孩子,我不會做。”我是這麼回答的:“正因為你是小孩,還不會做飯,吃現成的,就不該挑剔,我說的對嗎?”

    我們心疼你,做好吃的給你。但每頓飯聽你安排,卻是非分要求,孩子必須明白。

    孩子不好好吃,如果大人提醒兩句,就以不吃飯威脅。我是這麼做的:“如果你不想吃飯,我們也同意,因為你不吃,餓的不是我們的肚子。不過,我要友情提醒你,沒吃飯是不可以吃零食的,而且下頓飯之前,要是餓,就只能餓著了。”

    就怕有人“過度心疼”,縱容孩子不吃飯,又對孩子有求必應,再好的規則也無用。

    總結一下:沒有規矩的孩子,反映出來的是大人沒有規矩,大人們不堅持原則,反過來責怪孩子不守規矩,其實孩子也挺冤枉的。

    給孩子樹立規則的辦法很多,題主可以參看節目《超級育兒師》,有很多可以借鑑的辦法,關鍵看大人怎麼用了。

  • 3 # 蜜桃姐姐

    大人在餐桌上對孩子說的話和提供的食物一樣重要。對於讓孩子養成良好吃飯習慣,明白吃飯時間和食物的資訊有大影響,所以父母一定要傳送正確的資訊。這裡有幾句話在餐桌上要避免:

    “如果你吃XX菜,你等會兒就可以吃甜點。”

    爸爸媽媽不應該拿食物(包括甜點、零食)作為獎賞(或作為懲罰而扣留)。這不僅把甜點提升到了超級特殊的地位,而且還傳達了這樣一個資訊:必須吃“噁心”的東西,才能吃到“美味”的東西。

    如果爸爸媽媽提供的是甜點,不管吃了多少,所有家庭成員都應該有選擇吃它。如果孩子只想吃甜點而不是真正的飽腹食物,試著偶爾吃甜點。也可以嘗試在晚餐時提供甜點——這聽起來很瘋狂,但對一些孩子來說很有用。

    其實我以前也這麼對小蜜桃說,但是後來停下了。一天晚上吃晚飯時,小蜜桃轉身問我:“我還得再吃幾口?”在那一刻,我意識到這是多麼徒勞無益。爸爸媽媽如果總是給出這樣的指令,孩子餓的時候怎麼能學會吃飯,飽的時候又怎麼能停下來呢?

    “你不會喜歡XX的。”

    即使爸爸媽媽99%確信自己的孩子不會喜歡某樣東西,也不要阻止他去嘗試。適當提醒,比如這個是辣的,這個是苦的,然後開放和鼓勵(不安全的食物除外)。

    越不想讓孩子吃什麼,他們可能越想嘗試,然後吃飯不認真。

    “你必須試一口XX。”

    “一口”規則對一些孩子很有效,能鼓勵他們去嘗試他們可能沒有吃過的東西。但對於其他孩子來說,可能會在餐桌上引發一場爭鬥。

    根據孩子的個性看看這句話對孩子的影響。

    爸爸媽媽犯過這些錯誤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找樂子的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