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82033514477

    飛兒樂團《自由之歌》:以時間為代價,你會懂得真正的自由

    15年前我們聽到F.I.R.飛兒樂團的首張創作專輯,得知還有這樣的流行音樂存在——關於愛與自由、心與征程;關於花與微笑、夢與自我。聽飛兒樂團,我們不再只聽單純的情情愛愛,而是去聆聽那些作品中的故事與歷史、思索與領悟。我們開始習慣在音樂中尋找一些什麼,那教導我們摒棄卑怯、在歌聲中習得勇敢、堅強的什麼。它讓我們不但用耳朵接納音樂,更會用心去感受、投射詞曲的裡外涵蓋,以及需要自己加以深思的行間空白。飛兒樂團在華語樂壇的招牌不僅是“金曲製造”,更是參與生活、成長、愛情、事業的人生指引,聽著他們,我們的心就這樣成長了,當然,他們的心也同樣經歷、成長了。

    15年後的今天,新的飛兒樂團也終於迴歸樂壇,以《末日青春:補完計劃》開啟全新音樂歷程。陳建寧老師、阿沁、新主唱Lydia韓睿,再一次將“F.I.R.”之音樂品牌呈現舞臺,唱頌深刻一如往日、但精神力更滿、更足的音樂篇章。《自由之歌》是補完計劃的第二部曲,一首極有金曲潛力的民謠搖滾作品。

    《自由之歌》一寫三年,精雕細琢的執著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如果不是如此,飛兒樂團也不會留下眾多口碑佳作。曲子旋律振奮昂揚,創新融匯世界音樂風格,配器也出現了十分罕見愛爾蘭風笛與手碟,增添異域風情感染力的同時,也為作品展開復古式、寓言式的圖畫色彩,盡情描繪蒼茫無盡的自然,以及一片湛藍晴朗的天空。歌曲從一開始就有極其震懾的聲場迴響,給予遼闊的精神感受,對映無際的視覺想象。主歌部分的旋律非常動人,在四小節之內就產生了強大的感染力,不等副歌開始就急切戳人淚點。民謠、搖滾,絃樂、風笛,這讓人想起F.I.R.音樂中擅有的史詩世界觀,深度的故事構造與刻畫。

    Lydia韓睿的聲音清透、明朗、圓潤、舒適,能給予人安寧的力量,但也依然帶著一股鋒利強韌。更重要的是,她的聲音擁有掌控情感的能力,每一句演唱都帶著十足的戲劇情緒,並藉助真實的自我意識,來認真敘述歌中的故事。“很驕傲/曾經燃盡所有留下自豪”、“相信山盟海誓的天真/擁抱奮不顧身的傷痕”各自是主副部分的記憶點,韓睿懂得哪裡應該輕唱、哪裡應該重投,就像深刻了解這故事,明白哪裡該平鋪直述,哪裡該切進高潮。經過“我們追逐愛的自由不返航/在曾熱愛的這片海洋”之過渡、昇華後,《自由之歌》也進入最強情感爆發,高音演出連續不斷。最後,繽紛絢爛餘火熄滅,留下的唯有堅強勇敢之內心領悟,這是隻在F.I.R.的音樂中才能聽到的、用耳朵可以承載汲取的深厚力量。

    《自由之歌》的歌詞由華語樂壇聖手姚若龍老師擔當,被團隊稱為“F.I.R.出道以來的最佳歌詞”。也許有些善意誇張,但姚若龍大師的詞作,確實向來能將同一類主題、同一種情感寫出截然不同的真實與鮮活。就像同樣書寫“勇敢、自由、追求、感動”,他的筆鋒,就是有與眾不同的情緒側面,下筆措詞兼具詩性與現實,從不寫空洞無物、滋生審美疲勞的偽正能量。像“每一秒/命運奪走所愛從不預告/才明瞭/每次道別都應該微笑”這樣的描述,實在是太敲擊人心了。

    歌曲開頭的西班牙文,是15年前《Lydia》那段口白的續章——“當決定追尋自由的那刻起,我無畏無懼,即使傷痕累累,我依然相信,你的愛,是我最後的歸宿。”而時隔15年,這段文字的背後不再是從零開始的空白,不再需要以他人故事激發靈感,F.I.R.每個人身後的15年,都寫滿了滋養作品深度的歷練。不需要第三方的感同身受,而是做自己記憶的傳頌者,不講述杜撰的悲壯,而以昨日心得唱出百分真實。這份可以私藏的感動,唱出來,能振盪更多人的心之共鳴。因愛受過傷的人,會在《自由之歌》中得到強烈的精神迴響。

    《自由之歌》還有一個重要主題,那便是對愛的珍視——生命無常,時光短暫,未知是最可怕的劫難。歌的第一句“每一秒/時間都在偷走一些美好/才明瞭/每次相擁都應該抱牢”就點明主旨,寫出生命之沉重,並呼籲我們都要珍惜當下,不在生命中留有遺憾,尤其是對愛自己、以及自己愛的人們。我們真的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每一天,都應該留給應予感恩之人。陳建寧老師和韓睿都以親身經歷共情投射,錄音時彷彿灌進感性之磁,每到關鍵小節,便被無法言喻的情緒戳到淚點。

    天空因仰望而遼闊,愛因珍惜而擁有。《自由之歌》容納了自由、勇敢、堅信、珍惜之情,是一次標準的F.I.R.式情感輸出,又因15年的事業歷史、6年的新作研磨而格外深厚,以時間為代價,我們懂得了真正的自由。聽飛兒樂團可以因為情懷,也不必因為情懷——因為他們的音樂還存在,持續發光發熱的生命力仍在當下,擁抱回憶,仍算尚早。《末日青春:補完計劃》還有很多驚喜沒有揭幕,就讓我們心持安寧,珍惜擁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要物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