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0315115709

    《古詩十九首》是漢代文人五言抒情短詩的代表,它的名稱最早見於南朝梁蕭統的《昭明文選》,自魏晉以來一直得到人們的重視,歷來文人們對它的評價都極高,甚至被譽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 古詩十九首指的是: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採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雲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明月何皎皎》。 《古詩十九首》可從以下四個方面把握它的抒情技巧: 一、以情融事,雙管齊下 《古詩十九首》善於透過某種生活情節抒寫作者的內心活動,善於透過敘事滲透抒情,使詩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鮮明突出。 如《涉江採芙蓉》: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這首詩是寫遊子思念故鄉和親人,先說採香花芳草打算贈送對方,再說所思的人身在遠方,心願難遂,最後說人各一方,憂傷難遣。以採芙蓉和蘭草作為表達感情的手段,以“遺所思”,具體而深刻地表現了對“同心”人熱烈而深厚的感情。結構迴環曲折,由相思而採芳草,由採芳草而望歸鄉,由望歸鄉又回到相思。這種迴環反覆的結構,正反映了作者內心深處的苦悶而複雜的心情。 二、善用比興,平易淡遠 “比興”是中國古代詩歌一種傳統表現手法,宋代朱熹比較準確地說明了“比興”作為表現手法的基本特徵,他認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徵更加具體生動、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是藉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古詩十九首》在藝術手法上,就是繼承了《詩經》、《楚辭》的傳統,又汲取了樂府民歌的營養。善於運用比興手法,映襯烘托,著墨不多,而言近旨遠,語短情長,含蓄蘊藉,餘味無窮。 如《冉冉孤生竹》是成功運用比興的詩篇: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 全詩十六句,運用比興的有十句,只有“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四句和末尾兩句直接敘述抒情。文中的比喻,不但形象鮮明,而且在憂愁幽思中散發出一種強烈的青春氣息,抒發了紅顏易老,自傷遲暮的感慨。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情感內涵,使它顯得更加飽滿,更加生動。 三、融情入景,寓景於情 《古詩十九首》常常藉助自然景物和環境描寫對作者的主觀心情作必要的渲染和襯托,融情入景,寓景於情,二者密切結合,達到天衣無縫、水乳交融的境界。 如《迢迢牽牛星》這首詩: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作者透過對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形象的描繪,抒寫男女離別之情,通篇全是寫景,而情在其中。“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及“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等幾句,仍然是扣緊織女的形象和現實的景物來描寫的,而織女的離愁卻輕輕地點了出來。雖然是寫天上的星星,居然像人間綢繆的夫婦,情景相生,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言近旨遠,含義豐富 《古詩十九首》的語言不假雕琢,淺近自然,如話家常,但又異常精煉,含義豐富,耐人尋味。 如:“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行行重行行》),思婦說:自別後,我日漸消瘦,衣帶寬鬆,遊子啊,你還不歸來啊!正是這種心靈上無聲的呼喚,才越過千百年,贏得了人們的曠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嘆。又如“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涉江採芙蓉》)。在這裡,無法讓人看到長長的思念最終帶來的相互團聚,而最終到死一直折磨人的卻是愛而離居無法相守的悲哀。你所感受到的,是來自萬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對同心離居的夫婦那痛苦嘆息的交鳴! 總之,《古詩十九首》 既不完全同於詩騷和漢樂府的“天予真性、發言自高”,又不同於漢賦的追求辭藻、生僻險怪,開創了古詩才情並重,以氣馭才、以才達氣的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早期抒情詩的典範。

  • 2 # 藍風24

    《古詩十九首》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國詩史上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它的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為後人師法,幾至形成模式。它的藝術風格,也影響到後世詩歌的創作與批評。就古代詩歌發展的實際情況而言,劉勰的《文心雕龍》稱它為“五言之冠冕”.

    鍾嶸的《詩品》讚頌它“天衣無縫,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並不過分的。詩史上認為《古詩十九首》為五言古詩之權輿的評論例如,明王世貞稱“(十九首)談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詞婉旨,碎足並駕,是千古五言之祖”。陸時庸則雲“(十九首)謂之風餘,謂之詩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期間,戰犯米內光政為何會被美國人稱為“和平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