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悟心蕾
-
2 # 皇家橡樹1972
世界上曾經最大的海軍補給艦,美國“薩拉門託級”,排水量2萬噸、滿載排水量5·3萬噸,由於使用了“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蒸汽輪機動力,其最高航速26節!建成服役使用了50年,目前“供應級”是美國海軍的主力補給艦。
現代海軍的大型補給艦是遠洋海軍的重要標誌之一,因為現代戰艦自持時間至多30天,如果不及時進行:油料、食品,水、彈藥…補給,戰艦也就沒法航行和作戰了,雖然和平時期有“海外基地”進行補給,但是時效性很差!另外,戰時敵方也不會讓你輕易的返港……所以,擁有大型補給艦是完全必要的!這樣在補給快速型和時效性方面都不是港口可以比擬的。
海軍艦艇編隊出遠洋必須有大型補給艦伴航,同時也要根據:艦隊的規模、遠航的時間去安排補給艦的大小,在編隊內沒有航母的條件下一艘2萬噸級別左右的補給艦,就可以保障2–3艘驅護艦編隊2–3個月時間的補給需求,我軍“亞丁灣護航”行動過程中都是由一艘903(A)級補給艦被編入編隊,而903級補給艦排水量為2萬噸。圖片上中間這艘就是“薩拉門託級”補給艦,右側為“提康德羅加”,補給艦正在同時給航母和巡洋艦進行橫向補給作業,這照片拍攝年代應該較早,航母上F–14戰鬥機、S–3反潛機仍然在服役。
而一個航母編隊出遠洋,包括航母在內大小戰艦至少6–7艘,並且遠洋戰艦排水量最小的也有5000噸……再用2萬噸級別的補給艦顯然就不合適了,補給量也是杯水車薪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滿載排水量超過5萬噸的補給艦伴航,必要的時候還需要編入一艘3–4萬噸的彈藥補給艦(油料、水、食物量少一些,彈藥裝的多一些),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航母編隊的正常巡航和作戰。
既然補給艦這樣重要,建造一型10萬噸的核動力型補給艦不是更能解決遠洋需求嗎?建造10萬噸核動力補給艦從理論上來說可以做到,但是現實卻完全沒有必要!原因是目前世界上海軍力量對比懸殊,有大型航母編隊的國家就4個,而擁有大型航母的國家都是軍事強國,他們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剩下的小國海軍作戰能力不強,也不需要進行遠洋部署顯示軍事存在……就算是大國欺負小國,一個航母編隊過去短時間內就能消滅小國的所有海軍力量,也就幾天的時間!幾天的時間完全可依靠戰艦自身的“自持天數”,甚至連補給艦都不需要編入……所以,從實際需求來說沒必要建造“10萬噸核動力補給艦”。
從建造費用、難度這方面考慮“10萬噸的核動力補給艦”的建造難度不亞於建造核航母!因為核動力的安全性要求極高,各種安全措施與核航母建造等級無異,這樣也就大大的增加了建造費用……即便是建成了,10萬噸的排水量裝載的各種“戰備物質”也得6–8萬噸,這樣龐大的數量在現代戰爭條件下實在是沒辦法完全消耗完畢……。也就是說:“10萬噸的核補給艦”建造費用高昂、執行費用過高、所裝載的“戰備物質”難以消耗完備……使之成了“大而無當”的東西!我軍“呼倫湖”號綜合補給艦,屬901級,排水量5萬噸左右,是當前世界上位居前列的遠洋補給艦,與美軍“薩拉門託級”一樣專司航母編隊補給。
現代戰爭是短促的和高強度的,但是物質消耗並不像以往那樣多,原因是精確制導武器出現了,以前需要反覆打擊才能消滅的目標 ,現在只需一次就能完成……一箇中等軍事強國也就一百多個重要的目標,海軍航母編隊(當然需要其他軍種配合)如果與這樣的國家交戰,至多半個月就能全部將這一百多個目標全部摧毀,全部軍事行動不會超過40天,在這種強度的戰爭下,編入一艘5萬噸級別的補給艦是足夠用了……打擊一箇中等強國都這樣短的時間,要是小國那時間也就更短了。所以,依目前的需求來看沒必要建造更大的補給艦。
回覆列表
建造什麼樣的補給艦,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來決定,並非越大越好,也不一定小一點不錯,其決定性則要看戰略和戰術上的運用。
首先,遠洋戰略才需要大型的補給艦。如果所執行的戰略不是遠洋戰略就不適合造過大的補給艦,而非遠洋戰略的航母一般都是中小型的航空母艦,配備2萬噸的補給艦就可以完全勝任。
其次,非戰役性攻伐式的戰略,不需要配備大型補給艦。補給艦的作用就在於維持遠洋戰略戰術上的攻防補給,如非是如此可以就地靠港補給。這也是軍事強國都追求自身較大型補給艦的原因所在。
最後,補給艦不可能像航空母艦造那麼大。航空母艦如果非是需要發揮出海上機場的最佳效果,也不會造成10萬噸級。海上軍艦既要保持自身的綜合作戰能力,又要有著機動靈活與隱身的效果。這就使得補給艦建造的大小一定要根據自身需求的量,做到緊湊精緻型,這樣既能發揮出補給艦的最佳效果,還能在戰略戰術中有著生存上的保障。
總之,看問題一定要適度、實用才可以,盲目的操作只會脫離實際上的需求,甚至還可能出現浪費和自損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