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上的小書童

    其中影響能否入選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遺址的保護程度。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處,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佔地80平方公里。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

    清東陵於1661年(順治十八年)開始修建,歷時247年,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埋葬著5位皇帝,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始建於1730年(雍正八年)。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還有3座後陵。

    相比清朝帝陵,明朝帝陵歷經年代更加久遠,雖然相應的保護和修繕,但是包括其外在的環境都還未達到國際申遺標準。

  • 2 # 鄭國柱

    世界文化遺產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負責審定的,是人類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屬於世界遺產範疇。簡單理解是人類的文化遺產。

    1985年12月12日,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從1986年開始申報專案,到2018年7月,中國已有53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比第一位義大利少1項。

    2000年11月30日,明顯陵與清東、西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2003年7月,明孝陵、明十三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

    為何更出名的明孝陵和十三陵要晚兩年多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呢?

    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和審批,都有嚴格的程式和標準,過程很複雜,申報材料或準備工作稍有疏忽,審批就通過不了,不成功的例子很多。

    大家可以查一下中國已申報成功的世界遺產名錄,就會發現,你認為很多可以列入名錄的卻沒有列入,同類型的文化遺產有的已列入了,有的還沒有。

    原因多種多樣,我們要非常熟悉世界文化遺產的審批條件和規則,做好前期的充分準備工作,按照國家的安排有序申請,儘量減少無用功。

    以明十三陵特區辦事處申報為例,申報前期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已毀壞的殘陵進行修復,按照現代化、高標準的文物保護原則,建立文物的貯藏保管場所;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的6項審批標準中的5項,進行文字、圖片、音像等各種材料的準備。

    在此過程中,當年的趣話君也參與聽過辦事處負責人的情況介紹和實地察看,記憶最深的一件事,當時介紹各種文字的準備過程中,影印紙就花了5萬多元!

    2001年12月,中國上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申報文字中,一是說明十三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二是明十三陵在陵區建築的整體性、陵寢建築制度、自然環境三方面,與其他帝陵相比較的三個特點;三是從十三陵的環境風貌、陵寢建築等方面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介紹;四是按照列入遺產所依據的標準所做的情況介紹;五是保護情況介紹。

    其中的第四項是申報材料中最主要的亮點,內容有5點,大致內容是:

    (一)明十三陵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優秀範例,其規模宏大、典制完備、選址審慎、設計精到、施工精細、用材考究;建築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達到極高的藝術水平,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精美傑作,應當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Ⅰ條標準。(二)明十三陵既沿襲舊制,又有創新,並對清帝陵建造產生了深遠影響,清東陵、清西陵的主要建築和佈局,都是仿照或照搬明十三陵陵寢制度,應當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Ⅱ條標準。(三)明十三陵記載著明朝的大部分歷史,反映明朝文化、藝術、科技的水平,應當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Ⅲ條標準。(四)明十三陵是中國建築藝術的傑作和陵寢規劃與建造的最高代表, 應當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Ⅳ條標準。(五)明十三陵墓主的13位皇帝及23位皇后等在歷史上的作用,明清有關皇帝的御製碑文等,應當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Ⅵ條標準。所以,明十三陵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的Ⅰ、Ⅱ、Ⅲ、Ⅳ、Ⅵ等項標準。

    2003年7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次會議透過決議,將明孝陵和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充套件專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注意,這裡的“明清皇家陵寢”是個總的專案,讀者需要思考的是還有哪些明清皇陵沒有納入其中?

  • 3 # 亂碼

    在2006年之前,每個國家每年只有一個文化遺產的申報名額,只有尚未有世界遺產的國家才可申報二項,其評審過程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過程非常漫長。早在1994年,南京市就開始為明孝陵申遺,然而由於準備不足,申報失敗。1998年,南京市又計劃將明城牆作為第一個申報的世界文化遺產專案,結果因明城牆的保護現狀及周邊環境與世界遺產的稽核標準相差較大,沒有入選。

    位於湖北省鍾祥市的明顯陵是明代帝陵中單體面積最大的皇陵,其獨特的“一陵兩冢”陵寢結構為歷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自1981年起,湖北省政府多次撥款維修明顯陵,復原了明樓、新紅門、外明塘等建築,並安裝了監控預警系統、消防 、防盜、通訊等安全設施。

    位於河北省遵化市的清東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文物部門在古建維修工作中嚴格遵守了“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使現存的建築仍然保持著原來的形制、結構、色調,對於已經毀掉的建築只做了遺址保護,從而保持了陵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位於河北省保定市的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文物部門在維修保護中,同樣嚴格遵守了“不改變原狀”的原則,未增加一座建築,甚至連門窗格扇等都保持原狀,從而保持了歷史的真實性。在對陵寢建築進行保護的同時,周圍15000餘株松柏樹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成為修繕清代陵寢的樣本。

    2000年11月30日,明顯陵與清東、西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順利透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0年,南京市對明孝陵內部做了50多項維修,並對周邊環境進行了大規模治理,申遺工作再次啟動。在2003年7月的巴黎會議上,明孝陵只花了10分鐘時間就獲得全票透過,從此古都南京多了一張世界承認的名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瘦臉針打完多久可以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