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潮APP
-
2 # 轉轉冷知識
(1)藥粥
著名醫家李時珍推崇藥粥養生,他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藥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所以,古人稱“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醫藥六書》贊:“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可見粥養對人之重要。藥粥雖說對人體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據每人的不同體質、疾病,選用適當的藥物,配製成粥方可達到滿意的效果。(2)飲水
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物質。由於天氣炎熱,人體的水分蒸發消耗過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喝開水最好,也可以飲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藥茶,出汗的較多的飲用糖鹽水、茶水等,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
(3)盛夏陽熱下降,絪蘊燻蒸,水氣上騰,溼氣充斥,故在此季節,感受溼邪者較多。在中醫學中,溼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食療藥膳以清熱解暑為宜。(4)食材綠豆
中醫上說:“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綠豆:”厚腸胃、作枕、明目、治頭風頭痛、除吐逆、治痘毒、利腫脹“。
冬瓜
中醫認為,冬瓜味甘、微寒、無毒,有清熱毒、利小便、止渴除煩、祛溼解暑的功效,是一種解熱利尿比較理想的日常食物。連皮一起煮湯,效果更明顯。
苦瓜
苦瓜性平、味苦甘,能清熱、消暑、生津、清心、明目。傳統醫學認為,苦瓜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還能緩解熱病煩渴、中暑發熱、痢疾、痱子等。
-
3 # 先來健康吧
“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節氣是一年中的第十二個節氣,過了這個節氣,這一年就過去一半了。
大暑時,就進入了三伏的中伏。
屬伏之說,在司馬遷《史記》一書中已有記載。古時還有飲伏茶,焚伏香,貼膏藥治病等習俗。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為螢大暑之日“腐草為螢”。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輕羅小扇撲流螢,螢火蟲嫋嫋神秘在靜夜裡穿梭時,其實涼爽的秋已經不遠了。
二候土潤溽暑:後五日“土潤溽暑”,溽是溼,溼氣濃重,蒸鬱而令人難耐。
三候:大雨時行再五日“大雨時行”,因溼氣積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時行以退暑,最熱時秋即攜大雨來臨。
大暑·氣髒暑這個字,東漢劉熙的《釋名》解得最確:
暑者,煮也。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燻蒸其中為溼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髒,也就稱“齷齪熱”。
所以,要“端居”——心靜抗百怪也。
大暑·飲伏茶伏茶是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野菊花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進入大暑三伏天是每年最為炎熱的時候,民間素有有進入大暑伏天喝伏茶的習俗,去除我們身上的暑氣,以免中暑。在老人的意識裡,暑節喝伏茶包治百病也能防病。
大暑·曬伏姜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太陽毒的很。在晉東南、晉南一帶農村流傳著大暑時節曬伏姜的習俗。
老人們從菜土裡拔出一兜生薑來,將剛剛生長出來的嫩芽掰掉,只剩下皮色灰褐的老薑,將泥土清洗乾淨,遠遠的往瓦屋頂上一丟,也就了事。
當然只能丟在屋瓦的背壟上,這才不會被雨水浸泡。這生薑就在屋頂上待著了,白天經受酷暑驕陽的灸烤,晚上承受著露水的浸潤。
真正一個伏天過去,在搬把梯子,從屋頂上將它撿回來,這就是伏姜了。進入三伏天,夏季,人們常惠出現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情況,這時只要喝點兒伏姜水就好了。

大暑·三豆三伏要喝三豆湯——祛火、解乏、消痱子。
三豆湯的方子出自宋代醫學著作《朱氏集驗方》。全食物,很安全,而且可以當糖水喝!
三豆湯指綠豆、赤小豆和黑豆。
-
4 # 踏雪無痕問道中醫
大暑,從節氣上說,就是大熱,熱上加熱。
大暑的日子,也是溼氣比較重的日子,氣壓低,悶熱,是暑天的家常便飯。
今年又是丁酉年,風氣不足,燥氣旺,所以一直以來,氣候是突出了熱,燥,加上現在的溼氣,未來雨水不少,所以氣候變化會比較多。
今年這個暑天,既要防熱,又要防燥,還要防溼。不同體質的人感覺也會不同。
根據自己的身體感覺吧,覺得熱,吃一點綠豆粥,喝點菊花、金銀花茶;覺得燥,來點蓮子百合銀耳粥,吃點梨燉冰糖;覺得溼,喝點薏米紅豆紅棗湯。有寒氣的人,可以借熱天祛寒,喝點薑茶薑湯之類。但總的原則,是看自己身體狀況,以身體感受為準。熱的時候要祛熱,寒的時候再祛寒。不能說明明自己乾渴,還去吃一些火鍋油炸食品之類的食物;自己覺得想喝熱水,再去吃西瓜冰糕這樣的寒涼之物。
養生最好的方式就是適合自己。人的身體條件不一樣,不能看到什麼就照著做。這才是養生第一要務。
-
5 # 小彭彭愛剪輯
我個人認為,大暑乃一年之中陽氣之最高時,天地集陽氣而盛行,此時,陽盛陰衰,若不注意,多多少少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3、多補充蛋白質。可以多吃瘦肉和乳製品食物,像豬肉,牛肉,大豆,酸奶等都可以多補充。
回覆列表
二十四節氣
在每個春夏秋冬來來往往
可真正瞭解它的人並不多
不如趁現在
跟隨小睡眠
靜下心,慢下來
聽一聽每個節氣最具代表性的聲音
雷聲 雨聲 蟬鳴 鳥叫……
大暑關鍵詞:赤日炎炎 夏火克金
聲音:竹深樹密蟲鳴處 ,時有微涼不是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熱的節氣,正值“三伏”。 高溫酷熱,“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最為頻繁。
大暑節氣宜與忌古人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來劃分四季。一年四季七十二候,分別對應不同物候現象。
正如《禮記》月令在季夏之月中描述的“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恰是大暑對應的三候:
一候為腐草為螢: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二候為土潤溽暑:大暑時節,天氣變得悶熱,土地潮溼,大地猶如一個巨大的蒸籠。三候為大雨時行:這個時節,經常出現雷陣雨,使暑溼減弱,攜秋而來。“暑”即“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大暑,正值二伏前後,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時節養生以"避暑、祛溼",少動多靜為原則,並注意順應節氣調整起居習慣。
宜:吃薑、飲消暑湯、睡好子午覺大暑前後,驕陽普照,地熱蒸騰,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養生也宜側重於養陽來順應季節變化,要注意勞逸結合和飲食調養,保護人體的陽氣。
吃大姜、過大暑,吃薑補肝昇陽、不上火,具有良好滋補效果。可以多喝消暑去溼的湯水,例如用冬瓜、葛根、蓮葉、冬瓜子、赤小豆煲湯飲用;亦可煮酸梅湯,綠豆湯,紅豆湯等,清涼解暑。人們因天氣容易感到疲倦,可以在中午適當休息,舒緩浮躁煩悶的情緒,以保持精力充沛。忌:冷飲降溫、油膩食物、外出折騰大暑前後,炎熱溼燥,人體普遍會感到燥熱難當,容易影響到胃腸,此時也是胃腸疾病的多發季節,應注意飲食調節和起居調養。
大暑,暑熱之氣和溼濁之氣交織,人們往往會飲大量冷飲以解暑,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腹瀉,應多喝清茶,溫白開水。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油膩的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易引起消化不良。高溫天氣盡量不外出,不進行戶外體育鍛煉或者從事體力勞動。多獨處靜心,冥想處於大自然中,高山流水,瓊林玉樹,心平氣和。互動專區:防暑降溫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下午茶、放假、領津貼……
我們一起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