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融筆記
-
2 # 王陽說商業
創業板以科技成長、自主創新型企業為服務物件,這些企業剛開始具備一定規模和盈利能力,在技術創新、經營模式創新方面非常活躍,具有顯著的成長性特徵。那麼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有哪些優勢呢?
1.上市要求低
創業板對企業沒有盈利和淨資產額要求。門檻低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創業板面向的是中小企業,更加更加看重企業的增長潛力,而不是當前的發展規模;二是知識經濟形態的出現改變了外界對企業的衡量標準。現代投資人評價一個企業越來越看重其擁有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成果,而不是財大氣粗。非物質資源已經成為投資人判斷企業是否值得投資的重要決策基礎。
2.資訊披露要求嚴格
由於創業板上市門檻低,優質企業和很多經營狀況不理想的企業並存,這就增加了投資人對企業的評判難度。另外,與傳統產業的企業相比,創業板高科技企業的評價標準更為複雜,所以要求創業板上市公司進行充分的資訊披露有助於投資人對企業做出準確判斷,從而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3.服務於高成長企業
創業板致力於構建一個融資環境, 讓創新型、有市場潛力行業的中小企業都能有效進行融資。這些高成長企業在發展初期無法在主機板上市,而創業板將資金聚集起來,為這些企業提供了創業基金。
4.公司股份全部流通
主機板市場允許公司股份依法轉讓,但是發起人持有的公司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轉讓,而創業板上市規則將期限縮短為一年。 這種規定有利於創業板市場的流動性,使市場更加活躍。
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資訊披露制度以及交易規則都是按照市場機制執行的,這促進了中國的資本市場規範操作風氣的形成,有利於整個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然而,創業板市場存在不確定性、經營管理問題等風險因素,這些都需要加強管理,防範風險。
上市對企業來說能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更充裕的資金能幫助企業更快發展。
企業上市對目前中國的企業來講誘惑不是一般大而是無法抵抗。對於大多數企業主來說,企業一旦上市企業主就算是功成名就了。
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要比未上市公司豐富的多公司一旦上市本身就是發行股權進行融資,這這筆融資到位後還能獲得一系列的再融資工具,包括定向增發,股權質押貸款,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等,融資就會變得跟開水龍頭一樣容易,而且融資的成本還低。
上市能獲得一大筆財富,可能是辦企業幾十年也無法賺到的4月24日,東音股份釋出公告,將以75.43億的價格與羅欣股份置換資產,實際控制人方秀寶及其一致行動人將以14.27元轉讓持有的30%股權,作價8.6億。在套現前,東音近幾年淨利潤在1億左右,按照持股比例,方秀寶能分到3000萬,就算每年把利潤全部分紅完,賺到8.6億要29年!透過上市加賣殼,東音老闆一下把未來30年的錢都賺到手了!
上市前,創業老闆想賺錢只能靠老老實實做實業,上市後,資本市場能給予的回報是巨大的。僅這一項就能給企業老闆帶來巨大的誘惑。
上市後,企業主能在當地獲得巨大的聲望目前全國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而縣級市則是375個,分配下來一個縣級市就9家!一旦上市就意味著這家公司就是全市前10的公司了。在一些中西部地區,很多縣市只有2-3家上市公司,公司的老闆都是市長縣長的座上賓,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榮譽上身,比如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之類的。
上市後企業能更容易融資,個人老闆能名利雙收,想上市就很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