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爾特-張伯倫/傑裡-韋斯特/埃爾金-貝勒
在這個組合出現之前,NBA史上球星扎堆的現象並不少見,但這個組合才是第一次人為地組建起來的,並開始有了“三巨頭”的稱號。1968年衛冕失利後,張伯倫被費城76人交易到洛杉磯湖人。但不幸的是,湖人依然在1968—69賽季總決賽中3比4倒在波士頓凱爾特人腳下。1970年總決賽,3比4負於紐約尼克斯。1971—72賽季開始不久,貝勒宣佈退役。
2、拉里-伯德/凱文-麥克海爾/羅伯特-帕裡什
這是第一個被真正冠以“三巨頭”之名的組合。1978年選秀,伯德以首輪第6順位加盟凱爾特人,1979年駕臨。1980年選秀,“紅衣主教”雷德-奧爾巴赫施展空空妙手,從金州勇士交易來帕裡什,又用探花籤摘取麥克海爾。80年代後期,麥克海爾從最佳第六人逐漸走上前臺,這個組合曾5次殺入總決賽,3次奪冠。
3、魔術師約翰遜/“天鉤”賈巴爾/詹姆斯-沃西
凱爾特人有三巨頭,湖人自然也不落後。1982年選秀,湖人幸運地獲得狀元籤,挑選了沃西。此前,1975年夏,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已駕臨洛杉磯,魔術師約翰遜於1979年駕臨。沃西的到來,使得湖人的Showtime找到了箭頭人物,他成為史上快攻最強的前鋒。這個組合6次殺入總決賽,3次奪冠,且三人都曾當選過總決賽MVP。
4、凱文-加內特/保羅-皮爾斯/雷-阿倫
在這個組合出現之前,很長時間內人們都認為,組建三巨頭的舉動不但是瘋狂的,而且是可笑的。但當三個對冠軍飢渴已不可遏止的球星聚集在一起,卻爆發了驚人的能量。2007年夏,凱爾特人痛定思痛,用幾乎清空大半支球隊的代價,換來雷-阿倫和加內特。“三巨頭”率隊2次殺入總決賽,1次奪冠,凱爾特人終於找回了20多年前頂級強隊的感覺。
5、哈基姆-奧拉朱旺/克萊德-德雷克斯勒/查爾斯-巴克利
1994、1995年兩屆季後賽,休斯敦火箭都將巴克利領銜的菲尼克斯太陽斬落馬下。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進去。懷揣對冠軍的渴望,1996年夏,巴克利轉投火箭,一時之間,他們似乎成為擊敗芝加哥公牛的唯一希望。但火箭常規賽僅為57勝25負,西部決賽遭遇約翰-斯托克頓絕殺。1998年首輪再被猶他爵士淘汰。賽季結束後,德雷克斯勒宣佈退役。
6、哈基姆-奧拉朱旺/查爾斯-巴克利/斯科特-皮蓬
“滑翔機”飛走了,但休斯敦人卻似乎對三巨頭組合上了癮。1998年夏,他們又增補了斯科特-皮蓬,希望沾點兒公牛王朝的王者之氣。可惜,球隊內訌不斷,皮蓬和巴克利互相看不順眼,該賽季首輪1比3落敗於湖人。賽季結束,皮蓬轉投波特蘭開拓者,巴克利則在1999—2000賽季中遭遇傷病,不得不宣佈退役。
7、邁克爾-喬丹/斯科特-皮蓬/丹尼斯-羅德曼
之所以將這個組合排得如此靠後,並非因為他們取得的成績不夠輝煌,而是因為這個所謂的“三巨頭”組合其實並不確切。喬丹和皮蓬的組合依然是核心,羅德曼是否能算做巨頭之一,眾說紛紜。饒是如此,這個組合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們的影響力,卻是無人能及。羅德曼的加入,使得公牛內線防守和籃板陡然增強,第二個三連冠也就順理成章了。
8、威爾特-張伯倫/比利-坎寧安/哈爾-格里爾
這個組合也曾取得了無可匹敵的成就,但和公牛的組合一樣,當時的費城76人陣容強大各個位置都配備了精兵強將,但把這三人提出來說,不太確切。1966—67賽季,由此三人組建的76人一飛沖天,常規賽豪取68勝13負,東部決賽終結了凱爾特人的八連冠,並最終奪冠。1968年衛冕失利後,張伯倫轉投湖人。這支76人也被評為NBA35週年最強球隊。
9、摩西-馬龍/多米尼克-威爾金斯/雷吉-西厄斯
這是一個如今已被淡忘,在當時卻極為轟動的組合。1988年夏,亞特蘭大老鷹為了衝擊冠軍,在已擁有“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和摩西-馬龍的情況下,又交易來此前一個賽季場均得分20+的西厄斯,他還曾2次入選全明星。這個組合震驚了當時的聯盟,可惜他們沒達到預期。52勝30負的老鷹首輪就被密爾沃基雄鹿淘汰,賽季結束,西厄斯轉投奧蘭多魔術,前不久還曾在薩克拉門託國王執教。
10、喬治-麥肯/吉姆-波拉德/弗恩-米克爾森
這是NBA遠古時期的第一個三巨頭組合,當時的人並未意識到,如今的人們也對這個組合能否被稱為“三巨頭”而存疑。麥肯的鶴立雞群,掩蓋了波拉德和米克爾森的光芒。1949年奪冠時,米克爾森尚未駕臨。此後,這個三人組拿下了4次總冠軍,締造了NBA史上第一個王朝。1954年奪冠後,麥肯第一次退役,一年後,波拉德也離開了球隊。
1、威爾特-張伯倫/傑裡-韋斯特/埃爾金-貝勒
在這個組合出現之前,NBA史上球星扎堆的現象並不少見,但這個組合才是第一次人為地組建起來的,並開始有了“三巨頭”的稱號。1968年衛冕失利後,張伯倫被費城76人交易到洛杉磯湖人。但不幸的是,湖人依然在1968—69賽季總決賽中3比4倒在波士頓凱爾特人腳下。1970年總決賽,3比4負於紐約尼克斯。1971—72賽季開始不久,貝勒宣佈退役。
2、拉里-伯德/凱文-麥克海爾/羅伯特-帕裡什
這是第一個被真正冠以“三巨頭”之名的組合。1978年選秀,伯德以首輪第6順位加盟凱爾特人,1979年駕臨。1980年選秀,“紅衣主教”雷德-奧爾巴赫施展空空妙手,從金州勇士交易來帕裡什,又用探花籤摘取麥克海爾。80年代後期,麥克海爾從最佳第六人逐漸走上前臺,這個組合曾5次殺入總決賽,3次奪冠。
3、魔術師約翰遜/“天鉤”賈巴爾/詹姆斯-沃西
凱爾特人有三巨頭,湖人自然也不落後。1982年選秀,湖人幸運地獲得狀元籤,挑選了沃西。此前,1975年夏,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已駕臨洛杉磯,魔術師約翰遜於1979年駕臨。沃西的到來,使得湖人的Showtime找到了箭頭人物,他成為史上快攻最強的前鋒。這個組合6次殺入總決賽,3次奪冠,且三人都曾當選過總決賽MVP。
4、凱文-加內特/保羅-皮爾斯/雷-阿倫
在這個組合出現之前,很長時間內人們都認為,組建三巨頭的舉動不但是瘋狂的,而且是可笑的。但當三個對冠軍飢渴已不可遏止的球星聚集在一起,卻爆發了驚人的能量。2007年夏,凱爾特人痛定思痛,用幾乎清空大半支球隊的代價,換來雷-阿倫和加內特。“三巨頭”率隊2次殺入總決賽,1次奪冠,凱爾特人終於找回了20多年前頂級強隊的感覺。
5、哈基姆-奧拉朱旺/克萊德-德雷克斯勒/查爾斯-巴克利
1994、1995年兩屆季後賽,休斯敦火箭都將巴克利領銜的菲尼克斯太陽斬落馬下。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進去。懷揣對冠軍的渴望,1996年夏,巴克利轉投火箭,一時之間,他們似乎成為擊敗芝加哥公牛的唯一希望。但火箭常規賽僅為57勝25負,西部決賽遭遇約翰-斯托克頓絕殺。1998年首輪再被猶他爵士淘汰。賽季結束後,德雷克斯勒宣佈退役。
6、哈基姆-奧拉朱旺/查爾斯-巴克利/斯科特-皮蓬
“滑翔機”飛走了,但休斯敦人卻似乎對三巨頭組合上了癮。1998年夏,他們又增補了斯科特-皮蓬,希望沾點兒公牛王朝的王者之氣。可惜,球隊內訌不斷,皮蓬和巴克利互相看不順眼,該賽季首輪1比3落敗於湖人。賽季結束,皮蓬轉投波特蘭開拓者,巴克利則在1999—2000賽季中遭遇傷病,不得不宣佈退役。
7、邁克爾-喬丹/斯科特-皮蓬/丹尼斯-羅德曼
之所以將這個組合排得如此靠後,並非因為他們取得的成績不夠輝煌,而是因為這個所謂的“三巨頭”組合其實並不確切。喬丹和皮蓬的組合依然是核心,羅德曼是否能算做巨頭之一,眾說紛紜。饒是如此,這個組合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們的影響力,卻是無人能及。羅德曼的加入,使得公牛內線防守和籃板陡然增強,第二個三連冠也就順理成章了。
8、威爾特-張伯倫/比利-坎寧安/哈爾-格里爾
這個組合也曾取得了無可匹敵的成就,但和公牛的組合一樣,當時的費城76人陣容強大各個位置都配備了精兵強將,但把這三人提出來說,不太確切。1966—67賽季,由此三人組建的76人一飛沖天,常規賽豪取68勝13負,東部決賽終結了凱爾特人的八連冠,並最終奪冠。1968年衛冕失利後,張伯倫轉投湖人。這支76人也被評為NBA35週年最強球隊。
9、摩西-馬龍/多米尼克-威爾金斯/雷吉-西厄斯
這是一個如今已被淡忘,在當時卻極為轟動的組合。1988年夏,亞特蘭大老鷹為了衝擊冠軍,在已擁有“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和摩西-馬龍的情況下,又交易來此前一個賽季場均得分20+的西厄斯,他還曾2次入選全明星。這個組合震驚了當時的聯盟,可惜他們沒達到預期。52勝30負的老鷹首輪就被密爾沃基雄鹿淘汰,賽季結束,西厄斯轉投奧蘭多魔術,前不久還曾在薩克拉門託國王執教。
10、喬治-麥肯/吉姆-波拉德/弗恩-米克爾森
這是NBA遠古時期的第一個三巨頭組合,當時的人並未意識到,如今的人們也對這個組合能否被稱為“三巨頭”而存疑。麥肯的鶴立雞群,掩蓋了波拉德和米克爾森的光芒。1949年奪冠時,米克爾森尚未駕臨。此後,這個三人組拿下了4次總冠軍,締造了NBA史上第一個王朝。1954年奪冠後,麥肯第一次退役,一年後,波拉德也離開了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