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04596690954

    工作原理都相同:電流透過燈絲(鎢絲,熔點達3000℃以上)時產生熱量,螺旋狀的燈絲不斷將熱量聚集,使得燈絲的溫度達2000℃以上,燈絲在處於白熾狀態時,就像燒紅了的鐵能發光一樣而發出光來。

    燈絲的溫度越高,發出的光就越亮。故稱之為白熾燈,從能量的轉換角度看,電燈發光時,大量的電能將轉化為熱能,只有極少一部分可以轉化為有用的光能。

    電燈發出的光是全色光,但各種色光的成份比例是由發光物質(鎢)以及溫度決定的。比例不平衡就導致了光的顏色的偏色,所以在白熾燈下物體的顏色不夠真實。

    擴充套件資料:

    最早實用的電燈是白熾燈,但早在白熾燈誕生之前,英華人漢弗萊·戴維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了弧光燈,但這種弧光燈亮度太強產熱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場所根本無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國的德國鐘錶匠亨利·戈貝爾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裡的碳化竹絲,製成了首個有實際效用的電燈,持續亮了400個小時,不過他並沒及時申請專利。

    1860年,英華人約瑟夫·斯旺也製成了碳絲電燈,但他未能獲得使碳絲保持長時間工作的良好真空環境。直到1878年,英國的真空技術發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發明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並且獲得英國專利。

    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五人格》新手玩家應該選擇哪些角色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