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澹奕
-
2 # 萬事皆空70
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路徑主要是由這個國家的資質稟賦決定的,即便是人為政策也是在資質稟賦的基礎上發揮作用,阿根廷二戰以前曾經富裕程度不輸歐美,隨後是沉淪不見底,旁觀者總會以明白人的姿態去說阿根廷犯過這個錯誤,那個錯誤,殊不知,阿根廷人民不一定比你笨,實為形勢比人強,發展工業和經濟,阿根廷有許多天然的劣勢,
阿根廷距離世界經濟中心距離遙遠,在當今世界,北美,西歐,東亞是主要的經濟中心,雖然說交通越來越發達,作為個人你到哪兒都很自由,然而,涉及到國際貿易國際投資,距離仍然在發揮作用,這意味著成本加大,
阿根廷地處南美,南美本身經濟就比較落後,這無法有助於阿根廷形成產業鏈,達成協作,這個規律在其他地方同樣成立,富裕的地方更容易富裕,貧窮的地方,很難一枝獨秀,發達國家都是成片的,
阿根廷自身的條件也不適合發展工業,阿根廷自然條件優越,適合發展農牧業,阿根廷人口數量不多,無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這樣優越的自然條件恰恰會發揮類似於資源詛咒的作用,勞動力不夠又無法降低成本,讓阿根廷工業化舉步維艱,
所謂的“去工業化”指的是製造業為首的工業比重不斷下降的現象,然而阿根廷實際上並沒有進行去工業化,南美洲真正在進行去工業化的是巴西。曾經的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甚至被稱作“南美的美利堅”,然而這都是靠著當時阿根廷豐厚的自然資源與農業產出,與其工業發展程度沒什麼關係,阿根廷如今的樣子也跟去工業化沒多少關係。
事實上,阿根廷相對來說是拉丁美洲工業實力比較強的國家,雖然多年來阿根廷的經濟一直呈現著相當低迷的樣子,但其工業產出一直都在緩慢增長,工業也是阿根廷最大的經濟單一部門。阿根廷是南美洲著名的電子電器、汽車、機械等工業出產國,早在20世紀中期就建立了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生產體系,實力在南美洲僅次於巴西。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很容易會出現去工業化,世界上最早開始進行去工業化的就是美國。由於經濟發達國家各方面的工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很多的產業無奈之下不斷對外轉移,而原本的地區則用更多精力去發展服務業。去工業化的最大兩個特徵就是,一是製造業在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二是大量勞動力人口不斷向服務業轉移。
世界範圍內,發達國家多多少少都有去工業化,但非常明顯的並不多,比如美國與英國,而像是德國與日本這樣的傳統工業與製造業強國,仍舊固守著相當強的製造業實力。發展中國家進行去工業化的現象,就更加少見,也就是巴西與南非等極少數地方。
去工業化既有被動原因也有主動原因,被動就在於自身的工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利潤越來越少,所以要進行去工業化,而主動的原因就在於服務業的誘惑。服務產業不需要太多的科技等方面的成本,賺取財富的速度與程度也更高,短期內對於經濟的發展的確有很大的拉動作用。
通常情況下,發達國家進行去工業化主要因為被動因素,而發展中國家尤其體量比較大的國家,若是進行去工業化,則更多是因為主動因素。以巴西為例,上世紀70年代巴西成為中等收入國家後,也是世界著名的工業強者,但由此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大量資金流入服務業導致工業發展乏力,最終導致巴西的去工業化與經濟的後退。
阿根廷的情況則不同,阿根廷的南美洲面積僅次於巴西的國家,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大航海時代氣候條件更溫和的阿根廷受到歐洲移民的青睞,所以這裡成為拉美白人比例最高的國家。阿根廷物產豐饒,北部的潘帕斯草原被稱作“南美的肉庫”與“南美的糧倉”,近代的阿根廷就是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而迅速富有起來。
工業化初期,歐洲的工業不斷髮展,加上自然條件的限制,歐洲本土無法出產足夠的工業原料與糧食等物資,所以這方面的需求猛增。而阿根廷也是瞄準了這方面的機會,大規模對歐洲出口礦產資源與農產品,獲得了鉅額的財富。最鼎盛時代,阿根廷的經濟總規模位列全球第8位,人均富裕程度超過了西歐,當時歐洲還流行著這麼一句話叫做“你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
由於僅靠著豐富自然資源與農業產出就能過得非常富有,阿根廷自然也沒什麼心思發展太多的工業,雖說阿根廷擁有了大量財富後,也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工業體系,在拉美位列前茅,但在世界上還是不夠看。工業在阿根廷經濟之中佔據的份額雖然很高,但阿根廷大多數的純收入還是來自農業與金融業之類的服務業領域。
在20世紀上半期,阿根廷極度依賴的歐洲市場需求銳減,主導阿根廷金融的英國,其經濟也出現了大幅的衰落,結果導致阿根廷的經濟從此一蹶不振。20世紀中後期本身經濟結構就存在很大問題的阿根廷,接二連三受到打擊,經濟不斷後退直到如今。阿根廷其實自始至終都沒有進行過去工業化,反而在其經濟衰微時期著重發展工業,只不過收效甚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