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沉的歷史
-
2 # 問道黃老
孟子是戰國時期人,戰國時期的爵位已經很亂,已經脫離周王室的血緣關係和由周王室封賜了。
在周代,爵位共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均享受世襲罔替之待遇,封地無論大小均稱為“國”。公侯們在其封國內行使統治權,並在其國內配置卿、大夫、士等較低等級的爵位,卿、大夫也有封邑,但須聽從於諸侯。
按照禮制,封國一封到底,若沒大的變動,可以一直為爵享國。初封國,是按照血緣關係及其貢獻大小制定的標準。《孟子.萬章篇》說:"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像西周的開國功臣姜子牙、周公,以及前朝遺老的封國就是公侯之國,諸侯成“公”,比如齊桓公、晉文公等。而沒有血緣關係且戰功不大的,比如楚國,直到周成王才封其為“子”爵,地方50裡。
平王東遷以後,王室衰微,諸侯坐大,實力大的可以“挾君子而令諸侯”,紛紛稱王。天下第一個稱王的恰恰是最被中原看不起的南蠻之國楚國。
西周建立之初,直至春秋時期,楚國國君一直示好於中原王庭,但一直不受待見,即便在周武王召開各部族首腦會議,楚國國君也沒有資格參會,只能與北韓國君一道,在會議室外看守篝火。此後幾百年,楚國漸漸強大,但一直被視為邊鄙蠻夷,不予重視。所以到了戰國中後期,楚國國君熊通自立為王。
據司馬遷《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記載:三十五年,楚伐隨。令隨君面請周天子,請封爵位。三十七年(前704),周天子不許。熊通怒曰:“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自此代代稱王。
滕國是周武王同父異母的兄弟姬繡的封國(今山東滕州),初為侯國。滕國一直不強大,先滅于越王勾踐,戰國初期,前296年被宋康王所滅 。孟子見滕文公,時間約在公元前326年,距離滅國不足三十年,已經沒有實力,也沒有時間稱王了。
-
3 # 多臻貴
實力決定地位。
齊國作為東方強國,最初被封為侯爵,但逐漸晉升為公,併為方伯能夠召集諸侯,處理周邊動亂,並抵禦外敵入侵。
齊國有鹽鐵之利,在齊宣王時因齊威王時擊敗霸主魏國奠定的基礎,齊國國力更為雄厚,又趁燕國內亂而得利,併吞並膠東諸侯國。
所以,同為公,但滕國只能作為附庸,在齊國的庇護下生存,這就是實力的差距。
-
4 # 本昌談歷史
稱王稱公的原由
周朝施行分封制,周王朝是最商統治集團,最高統治者為周天子,稱王,如周王丶武王等。“王”以下所封的諸侯分為五等,即公丶侯丶伯丶子丶男。各諸侯要嚴格按照不同爵位稱呼,比如姫旦分封到魯國,是公爵,即稱"周公旦”,姜子牙分封齊地是候爵,稱"齊侯姜尚",封爵位“伯”的稱"某伯”,以下不一一例舉。你翻閱《左傳》《春秋》等典籍就知道,上面都是按這五等爵嚴格稱呼的。
按周朝制度,滕國和齊國都是候爵,應該稱"滕文候”和"齊宣侯”,稱"滕文公”和"齊宣王”都不符合周制。
春秋之後,周制被打破,諸侯稱呼亂了
周朝到了春秋時期,周王室式微,周天子的號令不靈了,諸侯做大,大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取代“周天子”之勢,先是楚國稱王,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後的魏國稱王,田氏代齊後的齊國稱王。那些小膽的諸侯,不敢稱王,也任意在爵位稱呼上拔高,應該稱“候”的稱“公”,應稱"伯丶子丶男”的也稱"公”,以顯赫自己的身份。
這,便是滕國稱"公”,齊國稱"王”的原因。
回覆列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弄清楚齊國和騰國兩個國家的國情。
滕國是周朝的一個封國,其始祖為周武王姬發的第十四個兄弟姬繡,周代分爵位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滕國國君的爵位為侯爵,按理來說應該滕國國君應該稱公。但是到了春秋時期,等級制度開始變得混亂,滕國國君應該是在這個時期從侯變成了公。到了孟子隨處的戰國時期,滕國國君滕文公此時已經稱為公了,而不是侯。
齊國同樣也是周朝的一個封國,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姜子牙,齊國國君的爵位一開始也是侯爵。但是齊國的國力較強,地位也比較高,因此齊國雖是侯爵,但是齊國國君都稱為公。
其後齊國的國君由於齊國實力的增強,齊國國君因此從公——王發生了轉變,與滕國君主世系缺少記載不同的是,齊國作為一個大國曆史記載很多,我們可以追溯齊國國君稱呼上的改變。
齊國進入戰國時期,各國更加無視周王的權威,戰國七雄紛紛開始稱王。
公元前386年,齊國權臣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呂氏齊國為田氏取代。由於田和得位不正,田和只能低調的稱個侯。
公元前334年,由於齊國的國力越來越強盛,以齊國和魏國為首在徐州會盟,從此齊國國君稱王。孟子所處的時期,當政齊國是齊國的第二個王——齊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