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還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常受哥嫂虐待,與一頭老牛相依為伴。老牛感其善待,面授計謀,教他如何娶織女為妻。有一天,眾仙女們到銀河沐浴,藏在暗中的牛郎突然拿走了織女的五彩衣。驚惶失措的眾仙女穿衣飛,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和女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一年後織女生了龍鳳胎。老牛臨死之前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遇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老牛埋在山坡上。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織女和牛郎成親之事,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著一雙兒女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織女,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織女隔在銀河兩邊。從此,牛郎織女眼淚汪汪,隔河相望。後來王母娘娘准許每逢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於是人間喜鵲飛上天空為牛郎織女搭橋,謂之鵲橋會。據說在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所謂七夕節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活動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做些乞巧的小物品,再擺上些瓜果,賽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但各有各的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此時如有蜘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太乞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乞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拿來面、菜,一塊兒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餃子裡,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餃子,據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的鬥巧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餑餑,烙果子,有些地方還有做巧芽湯的習俗,即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兒童吃巧芽,聰明伶俐;後來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則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是牛郎織女相會時哭泣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相傳這天喜鵲極少,它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如今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製成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為“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賜以巧技,或者捉一隻蜘蛛,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後如已結網,則稱為得“巧”。
在紹興農村,七夕夜會有許多少女,獨自一人偷偷躲在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倘若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位少女日後便能得到如意郎君。
為了祈盼牛郎織女能在天庭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殺一隻公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不分離。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若喝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曰“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七夕節到來之前,姑娘們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再用水浸泡,使之發芽,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之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至初七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焚香點燭,對空跪拜,稱為“迎仙”。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鼻,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鼻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鼻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自己製作的這些小工藝品及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姑娘們還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在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有乞盼兒子、乞盼長壽、乞盼美麗和乞盼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聊天,一邊玩乞巧遊戲。乞巧遊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占卜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者稱“輸巧”,“輸巧”者要將自己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節還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常受哥嫂虐待,與一頭老牛相依為伴。老牛感其善待,面授計謀,教他如何娶織女為妻。有一天,眾仙女們到銀河沐浴,藏在暗中的牛郎突然拿走了織女的五彩衣。驚惶失措的眾仙女穿衣飛,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和女過著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一年後織女生了龍鳳胎。老牛臨死之前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遇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老牛埋在山坡上。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織女和牛郎成親之事,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著一雙兒女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織女,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織女隔在銀河兩邊。從此,牛郎織女眼淚汪汪,隔河相望。後來王母娘娘准許每逢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於是人間喜鵲飛上天空為牛郎織女搭橋,謂之鵲橋會。據說在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所謂七夕節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活動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做些乞巧的小物品,再擺上些瓜果,賽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但各有各的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此時如有蜘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太乞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乞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拿來面、菜,一塊兒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餃子裡,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餃子,據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的鬥巧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餑餑,烙果子,有些地方還有做巧芽湯的習俗,即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兒童吃巧芽,聰明伶俐;後來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則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是牛郎織女相會時哭泣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相傳這天喜鵲極少,它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如今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製成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為“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賜以巧技,或者捉一隻蜘蛛,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後如已結網,則稱為得“巧”。
在紹興農村,七夕夜會有許多少女,獨自一人偷偷躲在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倘若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位少女日後便能得到如意郎君。
為了祈盼牛郎織女能在天庭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殺一隻公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不分離。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若喝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曰“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七夕節到來之前,姑娘們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再用水浸泡,使之發芽,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之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至初七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焚香點燭,對空跪拜,稱為“迎仙”。
拜仙之後,姑娘們手執綵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鼻,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鼻者叫“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鼻的叫“輸巧”。七夕之後,姑娘們將自己製作的這些小工藝品及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姑娘們還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在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有乞盼兒子、乞盼長壽、乞盼美麗和乞盼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聊天,一邊玩乞巧遊戲。乞巧遊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占卜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者稱“輸巧”,“輸巧”者要將自己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